发信人: computec (刀傍), 信区: Sanguo
标 题: 浅析汉武军事战略成败之因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Nov 15 18:35:31 2013), 站内
1 政治
两国相争,军事胜利的基础在于政治,也就是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较量
秦之灭六国,汉之胜楚,莫非如此,汉匈之战也无例外.
汉改良秦法,历文景之休息,而后转守为攻与匈奴战,国力悬殊,政治上有必胜之势,
而汉武卫霍生逢其时遂有其功.
漠北一战之后,匈奴北遁,汉亦疲敝,而汉武不识形势之变,穷兵远攻,遂有西域
之困,郅居水之败.
2 军略
战略攻击的第一阶段:
关市之败后,卫青侥幸得功,地位进一步上升,可能是在实战后有了一定收获,并影响
到了汉武,使汉军的战略发生了巨大转变.
也就是,避匈奴机动力强之长,而击其国力,综合战力差之短.以优势兵力寻其非战单位
而击,以求消灭其经济和人口基础,削弱其国力或迫使匈奴主力前来决战.
于是有了匈奴攻渔阳而汉军西出雁门遂取河南的第一次大胜.
以及其后的右贤王庭,漠南,河西之胜.
需要注意的是,这期间除了漠南一战汉军面对单于主力优势相对不明显,
其他汉军都占据绝对的军事优势.
战略攻击的第二阶段:
漠南之战后,单于度幕以待汉,可以说他找到了最佳的战略,但同时还是低估了汉军
的实力.过早决战使胜负变得缺少悬念,但尽管如此,汉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漠北一战从战略上讲,汉军并不占优,最后的惨胜可归于敌人的轻敌.
这一战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李广利失利的必然,设想若匈奴并主力于杭爱山北待骠骑,
以病少的长驱急进,能不能在不能取资于敌的情况下有5成的兵力到达战场呢?
他纵能不像李广利一样被击溃,回去的路又打算怎么走呢?
3 用人
卫霍,广利皆汉武之姻亲
卫青有帅才,汉武遇之可谓幸.而霍李之成败,却不是因为二者才能差距悬殊,
骄而贪功者能不败,是因为他以举汉之精锐敌小国之偏师,而遇无名将,其若锱铢之较,
故胜负易知.
若非其时,设使其遇郝昭则阻陈仓,遇曹操则败宛城,遇白起则困长平,遇孙膑则死马陵,
遇周亚夫则以军法斩于穿域蹋鞠之时可知.
其才干,比李广利又强多少呢?
所以说,非汉武明于病少而暗于贰师,胜败早在国力日衰,而师过杭北之时就已经决定了.
纵使贰师不败于郅居水,单于尾随而驱之,其区别也不过在败死于战场或困死于道路
之间而已.
注:
1) 汉匈单兵战力
陈汤曾分析,汉兵一可敌匈奴五.李陵以一敌二十杀伤过当,李广以一敌十杀伤相当,
大致防守形态下1v5至10,进攻形态下1v2至4是应该有的.
2) 河西之战兵力对比
匈奴于河西总人口大概10w出头,设男子中小孩,老人,伤病残弱,为半数
则控弦者为人口的1/4,也就是3w多
河西两战分别为,汉兵精骑1万v匈奴3-5k,汉兵精骑数万v匈奴10个左右小王,共3w多
3) 漠北之战右路兵力对比
汉军右路:5w精骑,2w私马,10-20多万步兵和辎重队
匈奴左路:左贤王5w左右兵力,20w以上人口
--
世界的所有秘密都被呈现在围棋中,
而只要稍微开拓一下视野,那无穷无尽的变化就会滚滚涌现。
在那如同迷宫般交错的横线和竖线上思索,
然后每次解决困局找到新的棋路的欣喜,
就如同发现天下至宝。
-- 李昌镐 [22B
※ 修改:·computec 于 Nov 15 20:49:54 2013 修改本文·[FROM: 222.130.128.*]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22.130.128.*]
标 题: 浅析汉武军事战略成败之因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Nov 15 18:35:31 2013), 站内
1 政治
两国相争,军事胜利的基础在于政治,也就是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较量
秦之灭六国,汉之胜楚,莫非如此,汉匈之战也无例外.
汉改良秦法,历文景之休息,而后转守为攻与匈奴战,国力悬殊,政治上有必胜之势,
而汉武卫霍生逢其时遂有其功.
漠北一战之后,匈奴北遁,汉亦疲敝,而汉武不识形势之变,穷兵远攻,遂有西域
之困,郅居水之败.
2 军略
战略攻击的第一阶段:
关市之败后,卫青侥幸得功,地位进一步上升,可能是在实战后有了一定收获,并影响
到了汉武,使汉军的战略发生了巨大转变.
也就是,避匈奴机动力强之长,而击其国力,综合战力差之短.以优势兵力寻其非战单位
而击,以求消灭其经济和人口基础,削弱其国力或迫使匈奴主力前来决战.
于是有了匈奴攻渔阳而汉军西出雁门遂取河南的第一次大胜.
以及其后的右贤王庭,漠南,河西之胜.
需要注意的是,这期间除了漠南一战汉军面对单于主力优势相对不明显,
其他汉军都占据绝对的军事优势.
战略攻击的第二阶段:
漠南之战后,单于度幕以待汉,可以说他找到了最佳的战略,但同时还是低估了汉军
的实力.过早决战使胜负变得缺少悬念,但尽管如此,汉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漠北一战从战略上讲,汉军并不占优,最后的惨胜可归于敌人的轻敌.
这一战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李广利失利的必然,设想若匈奴并主力于杭爱山北待骠骑,
以病少的长驱急进,能不能在不能取资于敌的情况下有5成的兵力到达战场呢?
他纵能不像李广利一样被击溃,回去的路又打算怎么走呢?
3 用人
卫霍,广利皆汉武之姻亲
卫青有帅才,汉武遇之可谓幸.而霍李之成败,却不是因为二者才能差距悬殊,
骄而贪功者能不败,是因为他以举汉之精锐敌小国之偏师,而遇无名将,其若锱铢之较,
故胜负易知.
若非其时,设使其遇郝昭则阻陈仓,遇曹操则败宛城,遇白起则困长平,遇孙膑则死马陵,
遇周亚夫则以军法斩于穿域蹋鞠之时可知.
其才干,比李广利又强多少呢?
所以说,非汉武明于病少而暗于贰师,胜败早在国力日衰,而师过杭北之时就已经决定了.
纵使贰师不败于郅居水,单于尾随而驱之,其区别也不过在败死于战场或困死于道路
之间而已.
注:
1) 汉匈单兵战力
陈汤曾分析,汉兵一可敌匈奴五.李陵以一敌二十杀伤过当,李广以一敌十杀伤相当,
大致防守形态下1v5至10,进攻形态下1v2至4是应该有的.
2) 河西之战兵力对比
匈奴于河西总人口大概10w出头,设男子中小孩,老人,伤病残弱,为半数
则控弦者为人口的1/4,也就是3w多
河西两战分别为,汉兵精骑1万v匈奴3-5k,汉兵精骑数万v匈奴10个左右小王,共3w多
3) 漠北之战右路兵力对比
汉军右路:5w精骑,2w私马,10-20多万步兵和辎重队
匈奴左路:左贤王5w左右兵力,20w以上人口
--
世界的所有秘密都被呈现在围棋中,
而只要稍微开拓一下视野,那无穷无尽的变化就会滚滚涌现。
在那如同迷宫般交错的横线和竖线上思索,
然后每次解决困局找到新的棋路的欣喜,
就如同发现天下至宝。
-- 李昌镐 [22B
※ 修改:·computec 于 Nov 15 20:49:54 2013 修改本文·[FROM: 222.130.128.*]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22.130.12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