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ifinella (mei), 信区: Nanjing
标 题: 玄武湖的春天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Nov 19 22:40:35 2013), 站内
如果说,少年的我在城里也有一处地方觉得温暖,那就是玄武湖。
中学时代闲来无事的周末,我会带本书入园,坐在湖边的长椅上看,直至河畔的金柳变成夕阳中的新娘,乘着暮色回家。有时候阳光温暖,明净无风,会睡一会。抬抬头,远处是城墙,眼前是水面,身后是一排迎春,一排桃花。现在想想看,那是多么虚荣的消磨啊,掏钱买票,哪里也不逛,就坐着看书。很多年后我终于在电视上看见有个小学生被问及最想去的地方,小姑娘说,玉渊潭公园,主持人问,为什么呢,小姑娘说,离家近,众人都笑。但我觉得这真是非常之好。醉生梦死白云边,寻欢作乐此生休。
三月归宁。初春天气还有些料峭寒意,匆匆去了趟玄武湖,现在是免票了,尽管随去随走。那天风大,天也阴沉,却仍逛得流连,心满意足,捎带着拍了几张照片。
从玄武门进,水面中分,一条宽堤,向右远眺台城、鸡鸣寺、九华山,颇存六朝风气;向左水面浩大,远处几座高楼影影绰绰,不煞风景。湖边照旧排列各种游船画舫,小时候常见的鹅船倒几乎不见了。想起为数不多的几次乘船,都是温柔美好的画面。划到荷花深处,有活鱼跳上船来。在湖心悠游,抱着桨晒太阳。如是。
[upload=1][/upload]
行至环洲,看到柳树和法国梧桐比小时候粗壮了很多,一步一步走去,仿佛走在时间隧道。老画家王佛在的汉朝的通衢大道上浪游。这天风真大,吹得路面也格外干净似的。正是沈祖棻的词,一天风絮独登楼。怎么会有这么年轻的姑娘写出这么好的词,徒叫人击节,风华绝代,亮了眼睛。
[upload=2][/upload]
然后就走到了芳桥。脚步一定要放缓,再缓。一年中只有这么几天,桥头的樱树飞白如雪,花瓣随风摇落至远处,像溅起的月光。差不多二十年前的春天,我跟着父母游园,正走得气喘腿乏,忽然一阵风吹来这些落花,刹那惊动。想来,那是我第一次觉得什么是自然之美。缤纷的,盛大的,伤感的,超越性的。从远处一步步走过去,赞叹不尽,天空,长桥,湖水,落樱,无一不美。南京确实是个伤感的城市,在战争中寂灭了数十万性命,战后他们送来了这些樱树,就像默默奏起的挽歌。
剑雨里面的老和尚说石桥禅,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但求此少女从桥上走过。看着他倚着虚空,声调是陆竹的,不禁脑补画面,觉得就变作我家乡这座樱桥才好。
[upload=3][/upload]
[upload=4][/upload]
沈祖棻的《沅溪沙》实在好,忍不住录一遍:
芳草年年纪胜游,
江山依旧豁吟眸。
鼓鼙声里思悠悠。
三月莺花谁作赋?
一天风絮独登楼。
有斜阳处有春愁。
※ 修改:·XiaoNan 于 Nov 20 01:07:12 2013 修改本文·[FROM: 211.99.222.*]
※ 来源:·水木社区http://www.newsmth.net·[FROM:183.16.114.*]
标 题: 玄武湖的春天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Nov 19 22:40:35 2013), 站内
如果说,少年的我在城里也有一处地方觉得温暖,那就是玄武湖。
中学时代闲来无事的周末,我会带本书入园,坐在湖边的长椅上看,直至河畔的金柳变成夕阳中的新娘,乘着暮色回家。有时候阳光温暖,明净无风,会睡一会。抬抬头,远处是城墙,眼前是水面,身后是一排迎春,一排桃花。现在想想看,那是多么虚荣的消磨啊,掏钱买票,哪里也不逛,就坐着看书。很多年后我终于在电视上看见有个小学生被问及最想去的地方,小姑娘说,玉渊潭公园,主持人问,为什么呢,小姑娘说,离家近,众人都笑。但我觉得这真是非常之好。醉生梦死白云边,寻欢作乐此生休。
三月归宁。初春天气还有些料峭寒意,匆匆去了趟玄武湖,现在是免票了,尽管随去随走。那天风大,天也阴沉,却仍逛得流连,心满意足,捎带着拍了几张照片。
从玄武门进,水面中分,一条宽堤,向右远眺台城、鸡鸣寺、九华山,颇存六朝风气;向左水面浩大,远处几座高楼影影绰绰,不煞风景。湖边照旧排列各种游船画舫,小时候常见的鹅船倒几乎不见了。想起为数不多的几次乘船,都是温柔美好的画面。划到荷花深处,有活鱼跳上船来。在湖心悠游,抱着桨晒太阳。如是。
[upload=1][/upload]
行至环洲,看到柳树和法国梧桐比小时候粗壮了很多,一步一步走去,仿佛走在时间隧道。老画家王佛在的汉朝的通衢大道上浪游。这天风真大,吹得路面也格外干净似的。正是沈祖棻的词,一天风絮独登楼。怎么会有这么年轻的姑娘写出这么好的词,徒叫人击节,风华绝代,亮了眼睛。
[upload=2][/upload]
然后就走到了芳桥。脚步一定要放缓,再缓。一年中只有这么几天,桥头的樱树飞白如雪,花瓣随风摇落至远处,像溅起的月光。差不多二十年前的春天,我跟着父母游园,正走得气喘腿乏,忽然一阵风吹来这些落花,刹那惊动。想来,那是我第一次觉得什么是自然之美。缤纷的,盛大的,伤感的,超越性的。从远处一步步走过去,赞叹不尽,天空,长桥,湖水,落樱,无一不美。南京确实是个伤感的城市,在战争中寂灭了数十万性命,战后他们送来了这些樱树,就像默默奏起的挽歌。
剑雨里面的老和尚说石桥禅,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但求此少女从桥上走过。看着他倚着虚空,声调是陆竹的,不禁脑补画面,觉得就变作我家乡这座樱桥才好。
[upload=3][/upload]
[upload=4][/upload]
沈祖棻的《沅溪沙》实在好,忍不住录一遍:
芳草年年纪胜游,
江山依旧豁吟眸。
鼓鼙声里思悠悠。
三月莺花谁作赋?
一天风絮独登楼。
有斜阳处有春愁。
※ 修改:·XiaoNan 于 Nov 20 01:07:12 2013 修改本文·[FROM: 211.99.222.*]
※ 来源:·水木社区http://www.newsmth.net·[FROM:183.16.11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