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qw1234 (心字已成灰), 信区: Lotayu
标 题: 70年代以来内地港台三地乐坛超级大腕乱弹(zt)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pr 19 00:26:57 2015), 站内

纯属转贴,不喜勿喷

一、七十年代

  (一)内地——柔美婉转的开拓者 李谷一

  70年代的内地,应该说还处在激情燃烧尚未褪掉的年代,人们在贫瘠的土地上唱着

赞歌,唱非赞歌的小情小调的歌手几乎不可见。可以说,在70年代人的童年和少年的记

忆的音乐中,世界的颜色大多数时候只是蓝和灰,以及头顶飘扬的红旗上点点红和黄。

  这时候的乐坛革新的转折点在李谷一。

  李谷一,成名于1976年为《南海长城》配唱主题曲《永远不能忘》,因一曲《乡

恋》红遍大江南北。现在的小孩们对她的印象可能就是春晚的《难忘今宵》,殊不知,

她在70年代末唱的《乡恋》才是最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歌曲。这首歌曲她第一次采用

了通俗唱法,录制播放后,被批“趣味不高,格调很低,在气质、情趣、人物的品德和

性格等方面都不够健康”,是灰暗的、颓废的、低沉缠绵的靡靡之音。,曾经有领导告

诫她不能再唱,再唱就下岗。但是观众很喜欢,最后当时的广播电视系统的领导吴冷西

部长终于同意李谷一在83年的春晚演唱这首“黄色歌曲”,现在这首歌被喻为中国内地

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李谷一也因此成为内地歌坛流行歌曲的开拓者。

  人物简介:李谷一,1944年11月10日出生于云南,中国著名歌唱艺术家、国家一级

演员。李谷一是建国后华语乐坛的开创性人物,在国内首倡通俗唱法。1988年,她被美

国传记协会列入《世界杰出人物录》。1996年获美国ABI协会颁发的“世界艺术家成就

奖”。李谷一本是湖南花鼓演员,后调入中央乐团担任独唱演员,她演唱的四十多首歌

曲在海内外广泛流传,如《知音》、《乡恋》、《边疆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

流》。

(注:李谷一的很多歌曲在80年代流传很广,总体上1978-1988年是她的黄金时

代,但是最有历程杯意义的《乡恋》在79年首唱,从内地流行歌坛的时代意义的角度上

看,把她归为70年代的超级大腕还是靠谱的。)

[upload=1][/upload]



一、七十年代

  (二)香港
  *男歌手之一——粤语歌曲的鬼马祖师爷 许冠杰

  香港60年代以前,粤语歌曲很不入流,作为英殖民地,香港人多数以唱英文歌为

荣,粤语歌曲作为普通百姓的歌曲,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就算登了,在当时也不值得夸

耀。

  许冠杰作为香港本土的歌手,以自己的风格开创了当时粤语歌曲的潮流。

  1972年许冠杰在香港无线电视(TVB)《双星报喜》节目中高歌他的第一曲粤语歌

曲《铁塔凌云》,1974《鬼马双星》大碟在东南亚总销量达十五万,破当年纪录,《鬼

马双星》这首歌成为第一首在英国BBC电台及香港电台英文台播放的中文歌。1975年的

《天才与白痴》和1976年《半斤八两》(半斤八两曾经获金唱片颁奖典礼最高荣誉

的“百年纪念奖”和“白金唱片奖”,唱片在东南亚总销量达三十五万),奠定了他在

粤语流行乐坛的祖师爷地位。

  许冠杰唱歌,多数描写市井小民的生活,如果你是70年代的人,大概《半斤八两》

的歌词还记得:“我吔呢班打工仔,通街走籴直头系坏肠胃,揾嗰些少到月底点够洗

(奵过鬼),确系认真湿滞,最弊波士郁啲发威(癫过鸡),一味系处系唔系乱嚟

吠。。。。。”那个时候的他,打造的形象是鬼马、乐观的小市民形象。

  80年代后由于新人辈出,许冠杰开始转变形象,歌曲中也加上了很多摇滚的因素。

现在内地的人大概都会唱许冠杰的《沧海一声笑》,这首歌算是许冠杰在内地传唱度很

高的了。歌曲很豪迈,许冠杰唱来,宛若大侠长啸:“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苍生笑,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
  人物简介:
  许冠杰(1948.9.6-),昵称“阿Sam”,在香港乐坛被尊称为“歌神”、“香港

歌王”、“香港流行音乐祖师”和“广东歌鼻祖”。许冠杰是现代粤语流行歌曲的开山

鼻祖,他创造的香港口语演绎法开创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纪元,对粤语歌的推行和发展

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他也是香港乐坛自作自唱的先驱。许冠杰是缔造当代香港流行

歌曲的最大功臣。他与兄弟许冠文、许冠武和许冠英合称“许氏四杰”。

(摘自“百度”)
[upload=2][/upload]



  *男歌手之二——一代妖男 罗文

  罗文,70年代舞台上形象百变的男歌手,精灵古怪、激扬豪气、妖冶魅惑。。。。

集于一身,开创了香港歌坛百变形象的流派。

  罗文成名于演唱电视剧的主题曲,1977年一曲《小李飞刀》风靡华人界。1977年罗

文举行15场个人演唱会,为香港首位个人演唱会的艺人,从此掀起香港举办个人演唱会

之热潮。

  罗文擅长演唱电视剧的主题曲,特别是《射雕英雄传》几首主题曲《铁血丹心》、

《世间始终你好》等唱的铿锵激昂,激情四射。守在电视机前听着歌看《射雕英雄

传》,那是多少人儿时的记忆啊~~

  80年代后的罗文仍然投身舞台,培养了很多出色的弟子,其中较著名的有关淑怡、

郑伊健、容祖儿,其人影响力一直延续到90年代他宣布退出歌坛之后。

  2002年罗文去世。

  繁华如蝉蜕纷纷落下,再回首时歌声如水几度梦里飞花。
  如果你还记得他,请轻轻说一声:“我记得你,罗文。”
  
============================================================

  人物简介:罗文(1945-2002),英文名Roman Tam,原名谭百先,香港乐坛天皇巨

星,生于广东广州,祖籍广西桂平。有“乐坛教父”之美誉,获得香港十大中文、劲歌

金曲多届奖项,十大中文金曲的最高荣誉金针奖、金曲银禧荣誉大奖等。曾经演唱过《

小李飞刀》、《万里长城永不倒》、《铁血丹心》等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风靡全球华

人世界。1979年,罗文成为首位被获准于英国伦敦爱尔伯特大厅演出之东方艺人,同年

他还在美国纽约曼迪逊公园剧场及新加坡国家剧场举行个人演唱会,成为最早轰动海外

的东方人之一。

[upload=3][/upload]

  继续本文之前,我说一个70年代香港歌坛的超级打酱油的,这个人叫关正杰,不知

道谁还有印象。

  之所以说他是超级大酱油的,是因为他主业是建筑师,歌手只是业余身份,在70年

代的香港歌坛他大约属于许冠杰和罗文之间的承接,而且他的酱油打得很有特色。

  关正杰在1975年在他为丽的电视主持的音乐节目“视听蔡和平”中,开始唱粤语流

行曲,此后,与70年代的香港歌手主要唱电视剧歌曲一样,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

《万水千山纵横》 、《两忘烟水里》(《天龙八部》主题曲)等耳熟能详,张学友等

人也经常唱关正杰的歌。

  关正杰的形象比较正,所以当时唱过一些政府的宣传歌,并于1982年获得香港十大

杰出青年。应该说在70年代的香港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但是正因为是打酱油的,香港十

大金曲最高奖金针奖最终没有颁给他。

  此人80年代末就完全淡出歌坛了。至今江湖只剩他的传说。

  

=============================================
  人物简介:
  关正杰(1949年3月27日-),生于香港,籍贯广东南海,香港著名业余歌手及建

筑师,现居美国,并拒绝作任何公开露面。

[upload=4][/upload]


一、七十年代

  (二)香港

  *女歌手之一——雍容华贵“小凤姐” 徐小凤

  要论70年代以来活跃歌坛至今,且影响力不减的少数几个殿堂级人物,徐小凤肯定

是其中一个。

  被亲切称为“小凤姐”的徐小凤,有着独居特色的低沉浑厚的女中音,声音不高亢

不激越,平稳中带极强的穿透力,不暗哑不滞重,浑厚中带深沉古典。舞台上的装扮,

永远是四不变:豆沙喉、冬菇头、波点裙、拒耳麦,在香港70年代以来的歌坛中是一棵

雍容华贵的常青树。

  徐小凤的名曲太多太多了,从70年欢快的的国语歌《卖汤圆》、《叉烧包》,到转

唱粤语歌,1978年出了第一张唱片《风雨同路》(获白金唱片)以及《夜风中》等唱

片;80年代金光灿烂,许多歌曲被内地歌迷知道,发行《随想曲》(获得香港电台十大

中文金曲奖,并为最高票数获奖,奠定了徐小凤在歌坛的不倒地位)、《每一步》等唱

片,歌曲《随想曲》、《风的季节》、《星星问》、《风雨同路》、《顺流逆流》、

《婚纱背后》、《重逢》等大热。这些歌由她唱来,吐字清晰,委婉流畅,唱来从容不

迫,气定神闲,那种幽、雅、悠、长的怀旧味道,更令人荡气回肠,百般回味。

  她曾经缔造了几个至今无人能破的纪录。她灌录过数十张白金唱片,曾经一晚连走

13个场子,曾经在1年内出版7张唱片,所灌录歌曲的长度,足够供应电台连续播放3日3

夜。1990年荣获“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的“金针奖”,成为首位得此荣誉的女歌

手;同年,又获颁“香港艺术家年奖”的“歌唱家奖”;1992年,在红馆举行43场“金

光灿烂徐小凤演唱会”,缔造一个歌手在一年内开演唱会场数最多的纪录,创下香港乐

坛的纪录……

  四十年的唱歌生涯,从一名夜总会歌女到金光灿烂的常青树,徐小凤经历了许多,

曾经彷徨、失落、迷茫,付出过许多代价和艰辛,也获得过站在峰顶傲然独立的喜悦,

至今仍为了喜爱她的歌迷站在舞台上。喜欢她的歌的我,这些年也经历了不少,虽然忘

记了一些人和事,但也还记住了一些人和事,包括还记得抱着录音机反复听她的歌的日

子。

  我最喜欢她的一首歌《顺流逆流》,在这样的台风夜里贴给我和大家一起听。

  “不知道在那天边可会有尽头
  只知道逝去光阴不会再回头
  每一串泪水伴每一个梦想
  不知不觉全溜走
  不经意地在这圈中转到这年头
  只感到在这圈中经过顺逆流
  每颗冷酷眼光
  到每声友善笑声
  默然一一尝透
  几多艰苦当天我默默接受
  几多辛酸也未放手
  故意挑剔今天我不在乎
  只跟心中意愿去走
  不相信未作牺牲就实现可以拥有
  只相信始靠双手找到我要求
  每一串汗水
  换每一个成就
  从来得失我睇透
  心里从不会强求
  

===============================================
  人物简介:
  徐小凤(1949年1月1日- ),英文名Paula Tsui,原名徐郧书,香港殿堂级歌

手,人称“小凤姐”,籍贯湖北武昌,六十年代以“香港之莺歌唱比赛”冠军进入乐

坛,凭借低沉磁性声线纵横乐坛数十载。
[upload=5][/upload][upload=6][/upload]


 *女歌手之二—— 金嗓子歌后 甄妮

  甄妮是个很特殊的超级大腕。首先,她出道很早,踏入歌坛的时候不到20岁,19岁

就为五出电影演唱主题曲,同时主持四项音乐演唱节目;其次,她本人跨越港台两大地

区的流行乐坛均取得不俗的成绩。最早在台湾出道唱国语歌,有较大的知名度,后来

1981年获得台湾歌坛最高奖——金钟奖,70年代移居香港唱粤语歌,多次获得十大中文

金曲的最受欢迎女歌手等奖项,在香港歌坛中拥有了一席之地(甄妮70年代后主要在香

港歌坛发展,因此把她放在香港部分介绍),2011年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大奖“金针

奖”;最后,其人天赋异禀,有个音域广阔,气量雄厚的好嗓子,被香港词人黄沾冠

以“乐坛巨肺”之名。这样的天赋和经历,甄妮不成超级大腕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1977年甄妮在香港的第一张专辑《奋斗》大卖,雄踞当年大碟销量榜首位,1979年

《明日话今天》歌曲赢得香港百年金曲奖的名曲,“无论有几多变迁,何必诸多挂牵,

过了今天,再有一天,仲有几个十年,愿望系做个预算,梦幻系自我去编,无谓去找个

道理,把你欺骗……”场边街头巷尾。80年代后录制了多首名曲,如《最后的玫瑰》、

《冷冷的秋》、《东方之珠》、《海上花》、《再度孤独》 等,《特别是《射雕英雄

传》电视原声大碟《铁血丹心》、《世间始终你好》(还记得前部分的罗文吧,这首歌

就是两人合唱的)被多次评为华语流行经典歌曲。甄妮还自组唱片公司,成为本地独立

音乐制作先驱。她在内地被人所知大概是1991年在内地唱的《鲁冰花》。

  甄妮此人,据说性格很豪爽,言辞爽快犀利,曾经对刘家昌(台湾音乐界大师级人

物)的批评奋力相争,对凤飞飞(台湾部分会介绍此人)摆谱,不管脾气如何,这位天

才女歌手在歌坛还是屹立不倒。

  天才大约都是孤独的,甄妮自从1983年丈夫因车祸去世后,一直未嫁。1984年获得

十大中文金曲的《再度孤独》是不是写出了她的心声?

  Love is over 现我再度孤独
  不知怎过每一天 没有你在我身边
  Love is over 现你笑面不再现
  只好飘进记忆中 共你再度两相牵
  Love is over 夜已渗在空间里面
  空虚的我更空虚 没有你在我身边
  Love is over 现我跌坐空屋里面
  漆黑里我低泣 但你已是听不见
  不想想起偏想起 当天只属我的你
  今天只可轻倚窗扉 假装倚着你手臂
  此刻找不到生的意义 人活但如死
  Love is over 现我跌坐空屋里面
  仿佛听见你声音 就似在我身边
  Love is over 现我跌坐空屋里面
  轻轻呼你数千声 但你已是听不见
  Love is over 泪遍湿我面
  不知怎过每一天 没有你在我身边
  Love is over 啊
  不知怎过每一天
  

==================================================
  人物简介:
  甄妮(1953年2月20日-),获誉为华语乐坛一代实力常青树兼殿堂级歌后。原名

甄淑诗,1970年代台湾国语流行曲及香港粤语流行曲女歌星。九十年代初退隐美国,近

十年来再度活跃于世界巡回演唱及农庄发展。甄妮共出版超过130张专辑唱片及精选

辑,专辑总销售量过三千万。

[upload=7][/upload][upload=8][/upload]


  70年代的香港歌坛女歌手里,有一个人要说一说,个人认为她算不上超级大腕,但

是大腕级这个档次她还是可以算得上的。

  这个人叫张德兰,有几首出名的曲子,比如《网中人》、《情义两心坚》、《相识

也是缘分》(等,曾经获得过十大中文金曲。曾经与汪明荃、王爱明、沈殿霞四人组成

了“四朵金花”。被誉为香港歌坛玉女偶像派歌手开山鼻祖(我个人不太喜欢这种称

号,呵呵)。1986年,在春晚演唱了《春光美》和《祝福歌》,也算是被内地认可的香

港歌手之一。张德兰1987年退出歌坛,2000年初再度出山玩票。

[upload=9][/upload][upload=10][/upload]
--
※ 修改:·qw1234 于 Apr 19 01:17:12 2015 修改本文·[FROM: 111.201.169.*]
※ 来源:·水木社区http://www.newsmth.net·[FROM:111.20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