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ashall (懒羊羊当大厨), 信区: Food
标 题: 正三观:我的红烧肉历程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May 11 21:34:05 2014), 站内

鄙人山西人,先从山西说起。其实我们那里的所谓红烧肉,就是炖肉,五花前腿,一般
带皮,切成麻将块,有时候加点骨头进去,也没有什么淖水的习惯,扔到锅里,凉水下
锅,煮开后,撇沫子,加葱姜,大料,花椒粉,酱油,糖,盐。随口轻口重,盐有多有
少。一般炖一个半小时就出锅了,少有把汤炖干的,因为这汤是炖菜的好物事,轻易不
能干了,除非去邻居家串门烙棵忘了。这肉,可以直接上桌,但多数都是炖土豆,豆角
,白菜,粉条了,也有直接一勺子拌刀削面的,美其名约小炖肉卤。

小时候所住社区东北人多,也知道了东北的红烧肉是什么东东,有和山西差不多的,经
常会把汤收干,上桌下饭,也有更豪爽的,一块肉有差不多一两多重,五六斤肉炖一锅
,美其名约大炖肉(正好和山西的小炖肉对应上)。不过大炖肉一般颜色烧的不深,汤
也保留的比较多,最后很多都烩酸菜粉条了。大炖肉严格算不上普通意义上的红烧肉,
不过就解馋意义上来说,算是一家子。真正意义上的东北红烧肉,也许是这个:把一斤
多一块的肉方,主要是五花肉,先用调料煮八成熟,然后抹上酱油或者饴糖,下油锅过
油,弄的遍体通红,放起来,切片烩饭酸菜或者做扒肉条,现在更多的是煮熟后,抹上
酱油和饴糖,下油锅炸到皮皱肉抽放起来,以后用大火蒸食,这个相当有红烧肉的感觉
,不过名字仍然叫扒肉条或者东北烧肉。

说起来,我经历过的红烧肉还真是自创的。很小时候偶然机会,我发现了酱油的上色功
能,发现了糖的增亮提鲜功能后,就试着做了一把,其实就是按山西的烧肉方法做,多
加点酱油,多加点糖,然后烧干收汁,在最后只剩下油和糖的时候,大力炒炒,出锅上
桌,深受家里人喜欢。我现在自己做红烧肉基本上仍然是这个套路。

我不知道学校的食堂红烧肉算不算北京红烧肉,感觉和我自己做的差不多,有差别也主
要在肉的质量和调料的配比上。实际上,在北京上了8年学,基本上没有吃过有惊喜的红
烧肉,一直到大学毕业第一年,同学聚会在一家湖南馆子吃上了第一炖名副其实的红烧
肉。我现在都想不起那个店在哪里了,名字貌似是毛家菜馆,那红烧肉确实美食美器:
一个大瓦盆,皮上肉上,满满登登的,皮韧肉酥,浓香泌脾,霎时间一扫而光。这是第
一次吃正宗的,科学意义上的红烧肉。

从此,就是通过出差,在一些省份体验了。首先就是去了上海,吃了个浓油赤酱的红烧
肉,外观呢,如果你看过猪家的脚的稻香肉就知道了,就那个色香,第二炖,换了个馆
子,又要了一客红烧肉,结果一尝,虽然好吃,但味道怪异,仔细一问才知道是用腐乳
汁烧的。香是香,不太喜欢。

湖北是我非常喜欢的省份,第一原因就是在湖北吃到了特别留人的红烧肉。我的导师的
亲戚请客,在一个普通的小馆子吃的。我清楚记得那一大盘尖尖的红烧肉,每块肉有大
拇指大,五花三层,坚实饱满,晶莹剔透,猪油大多已经煸光,口感弹韧但又不柴不老
,我一个人就干光了大半盘。相比之下,湖北特有的红菜苔腊肉,糍粑鱼等等都没有给
我留下多深的印象。

不过没有去过红烧肉的发祥地——湖南,始终不能算圆满,终于有一天去了长沙,吃了
顿红烧肉,居然和北京那个差不多。不过当地友人说,长沙的湘菜已经不算正宗了,要
想吃够劲的,得去益阳或者常德。正好有业务关系,去了益阳,吃一顿红烧肉,确实不
错啊,味道更香,口感更好,不过要命的是,吃到最后发现这里的红烧肉居然是辣的,
而且用的不是红辣椒是青辣椒,后辣十足,当天晚上就闹肚子躺下了。从此,谈益阳色
变,再也不敢吃那儿的辣菜了。

江西的红烧肉很多当地人称为长寿肉,充分应合了孟子的“70者可以食肉矣”的真言。
做法好像和湖南差不多,味道更香一些,也许是猪肉的肉质不错的原因吧。安徽的红烧
肉没有什么特色,倒是和江西交界的宿松红烧肉味道很不错,但不是盛起来吃的,是在
上桌的土炉里吃的,别有一番风味的同时,会让人发出疑问:这个是红烧肉么?

最惊艳,感官上最高大上的,是淮扬红烧肉,或者叫东坡肉,选最好的猪肉,只用料酒
和糖,只用炒糖色,烧的酥红珀艳,充分的原始香味,当然,价格也是不菲。这个肉,
在北京的高档淮扬馆,在南京,在扬州,在杭州,都吃过,一贯的水准。

不过,眼下最能激起我的味蕾的,是在金华永康吃的两头乌红烧肉,烧法很家常,但吃
法很怀旧:用大白馒头夹着吃,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喉头都已经麻木了。

想到哪,说到哪,直接在贴子里写下的,欢迎补充。


--




“他打的那哪是我的屁股,他打的是您的脸啊!”


※ 修改:·mashall 于 May 12 00:29:18 2014 修改本文·[FROM: 211.99.222.*]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9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