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ochi2014 (Sochi Winter Olymics), 信区: Travel
标 题: 由清明假期旅游见闻想到的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8 19:46:50 2014), 站内 [累计积分奖励: 60/0]

一直对国内的旅游景点的过度开发持反感情绪,结果有名的旅游景点基本都没去过。这次拗不过lp,带着lp孩子高铁去西安玩了几天。人多就不用说了。而且你去的每一个地方,遇到的每一个人只要不是游客,就是在打游客主意的。 就遇到了2个例外,一个是一出租车司机,教我一句一句唱,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另一个是在我住的宾馆旁边胡同里卖肉丸胡辣汤的小贩,我说有点咸,他就说胡辣汤不是给你们外地人吃的。接着给我说了半天陕西胡辣汤和河南胡辣汤的不同。 接着扯八百里秦川,三千万懒汉... 只有这两个人在有意无意中给我留下一点陕西的印象。
其他的嘛,各个景点都很常见的,拦你车“好心”告诉你兵马俑关门了的路人。拉住你兜售蓝田玉的小贩。 任何有字的石头前都会有合影的游客。上百的门票,但过了检票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做买卖的。 各种中华老字号里只有游客来光顾,等等。这些让我感觉有些无奈,回来路上仔细想了想,觉得只有四个字能解释这种乱象“人口红利”。
一方面游客看起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且这些游客穷家富路,一点也不吝啬,还对品质没有任何要求,恨不得一天看尽长安花。地方zf更是乐不得各种巧立名目各种开发,各种收费,各种涨价。至于你印象好不好,还会来不来?who care! 景点不在乎,游客也不在乎。 另一方面,所有人只在乎眼前的利益,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就是用来消费的。但是发挥聪明才智,挣到了钱之后买车买房吃喝玩乐之后,又要干啥呢? 我看到的是挣更多的钱,买更豪的车,更大的房,更排场的吃喝玩乐。
我不禁有点怀疑我看过的一本书,那书上说,人的最终追求不是一生快活,不是繁衍后代,而是思想的延续,价值观的传承。 每个人都会潜意识里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传播给他的后代,影响他周围的人,观点不一致轻则争吵,重则,道不同不相为谋。 网上也能看到很多例子,比如豆腐脑甜咸之争。各个明星的粉丝之间互骂。果粉和米粉的互相奚落等等。 正认为我觉得这个理论很自洽的时候,现实给了很不一样的答案。给五毛钱的价格就能找出数不清的写手来为你呐喊,给你帮腔,不管他本来什么立场,都会暂时和你站在一边。 当有更多金钱诱惑的时候,更是能把祖宗流传下来的习俗,食品,宝贝。变成各种待价而沽的商品,没有什么是不能卖的,只要你出得起钱。
最后回到旅游上来,我觉得最好的旅游景点就应该像宗教一样,用你的理论,你的价值观去影响游客,把游客变成你的传道者。也就是说当你有了数不清的死忠的时候,从他们身上挣点钱会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
胡言乱语,大家见笑。
--

※ 来源:·水木社区http://m.newsmth.net·[FROM:114.25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