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hangdanfeng (张丹枫), 信区: Lotayu
标 题: 倾听罗大佑的八层境界(转)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ug 24 00:37:00 2014), 站内
第一层次:罗什么来着,香港的还是台湾的
认识主体:地球火星人
认识境界:你大概只知道《明天会更好》和《东方之珠》,甚至你没听说过罗大佑,即
便听说过,也对他及他的音乐不感冒(实际是不能正确的理解与欣赏)。
原因分析:这两首作品被多年来官方错误的应用,使得其技巧掩盖了内涵。再有境界的
音乐作品,使用的次数多了,也会趋于庸俗。
第二层次:罗医生,台湾校园民谣的代表人物
认识主体:地球一般人
认识境界:你能哼唱出《童年》和《光阴的故事》,而且知道他是弃医从艺的,似乎也
听人说过他是“音乐教父”。为什么会被叫做“教父”?你却不想深究。
原因分析:你大概出生在1995年以后,小时候没听过什么“老歌”,现在也紧追潮流,
但是主题班会、毕业晚会、电视晚会……等等场合总还是会涉及到上述两首作品。
第三层次:音乐教父、有才华的创作人
认识主体:普通文艺青年+24岁以上一般地球人
认识境界:《闪亮的日子》、《小妹》、《野百合也有春天》、《爱的箴言》、《是否
》、《滚滚红尘》、《海上花》、《追梦人》、《似是故人来》……上述老歌对你而言
如雷贯耳,旋律优美动听,当你不断地知道它们都出自同一人的手笔之时,你也肯定和
小s一样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教父还真是教父!不过他个人的嗓子有点恐怖,简直是毁歌
。
原因分析:要么你成长于那个年代且怀旧,要么你特别关注柔情歌曲,总之你对以下歌
者并不陌生:刘文正、张宇、邓丽君、齐秦、苏芮、陈淑桦、潘越云、甄妮、凤飞飞、
梅艳芳……。既然关注他们,就要关注他们演唱作品的创作者。或者,你总该知道林夕
,那你不能不知道他是教父一手培养出来的。亦或者,你该知道鬼才黄霑,喜欢阅读三
毛,至少赶上了看《雪山飞狐》,欣赏天才和天才的碰撞、天才为天才写歌。
第四层次:歌者
认识主体:有音乐鉴赏力的文艺青年
认识境界:有些歌曲,只能由罗大佑本人演唱才有韵味,比如《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告别的年代》、《你的样子》、《恋曲80、90、2000》他的嗓音充满磁性,沧桑
却又有某种未知的吸引力。张艾嘉、李烈……那些过往分不清谁是谁非。
原因分析:你细腻、敏感,注重体会音乐作品传达的情感,甚至还有些老男人情结。也
许你对他的所做所为评价为“恶人”,甚至不敢看他在台上“抽筋”,但是这些旋律响
起的时刻,你彻底原谅他了,因为那歌声拨动了你的心弦。
第五层次:半个文人
认识主体:资深文艺爱好者
认识作品:《乡愁四韵》、《将进酒》《歌》、《风儿你在轻轻地吹》、《船歌》
认识境界:罗大佑是个有文化的音乐人,他的成功不取决于才华,而取决于教育背景和
文化积淀。
原因分析:你懂音乐甚至懂点乐理,饱读诗书,徐志摩、余光中的作品倒背如流,还有
点民族情结。不过你太以阳春白雪为荣了,也或者你已经是50岁以上的知天命的人了。
第六个层次:有思想的Rocker
认识主体:佑派分子
认识境界:你知道坊间的评论:就是什么一个罗大佑是柔情、敏感、脆弱的,另一个是
批判、哲理、摇滚的,你更欣赏《之乎者也》、《鹿港小镇》、《爱人同志》、《皇后
大道东》这样的作品,阿岳说的好:罗大佑就是个Rocker
原因分析:你80%是个23岁—43岁之间的爱好音乐的男性,甚至想过如下问题:伍佰和周
杰伦谁接了罗大佑的班?
(by the way,女性懂摇滚的很少,哪怕她们喜欢五月天,摇滚对于她们来说等于外国人
的大喊大叫加电声音乐,中国的摇滚人大概她们只听说过崔健,她们没有那个意识:原
来伍佰、beyond 、郑钧、张震岳、周杰伦都和摇滚有关,知道魔岩三杰和《钟鼓楼》那
种作品的就更少了。不是说女性欣赏不了摇滚,而是《真的爱你》《挪威的森林》那种
作品在她们眼里不算摇滚作品)
第七个层次:悲天悯人饱含赤子之心的社会观察者
认识主体:资深佑派
认识境界:罗大佑不是在批判、也不是愤怒的不可理喻的怪人,一直以来,他只是从音
乐人的视角呈现出他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你听得懂《现象72变》、《未来的主人翁》
、《来自你来自我来自他》、《亚细亚的孤儿》、《黄色面孔》《首都》《京城夜》《
绿色恐怖分子》《天使的眼泪》……
原因分析:我已经不敢分析您了,只是想和您探讨。黄舒骏在整体上从未超过罗大佑,
但是他的《恋爱症候群》至今仍能让90后乃至00后会心一笑,然而《现象72变》提及的
很多问题在当今似乎引不起共鸣了。
第八个层次:这是一个用音乐表达情怀的人
认识主体:骨灰佑派
认识境界:你知道,罗大佑的音乐表达是多元的,在很多领域都开了先河。对于前文提
及的所有作品你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你认为媒体老提张艾嘉、李烈简直是肤浅至极,
所以你不会用戴有色眼镜去欣赏《啊,停不住的爱人》。《原乡》、《美丽岛》、《宁
静温泉》那些相对小众的作品你也能领悟精髓;至于纵贯线时期的《握手》、《改变明
天》,你也能客观的分析评论……
原因分析:想向您请教,罗大佑给自的墓志铭是:这是一个用音乐表达情感的人。可是
我总认为,他用音乐表达的是更胜于情感的情怀,其实,他的音乐传达出来的又岂止于
情感、情怀,还有思想、情绪……,大概可以通称为心境,但是他的心境高度归根到底
取决于他的情怀。我有点乱,您说呢?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99.222.*]
标 题: 倾听罗大佑的八层境界(转)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ug 24 00:37:00 2014), 站内
第一层次:罗什么来着,香港的还是台湾的
认识主体:地球火星人
认识境界:你大概只知道《明天会更好》和《东方之珠》,甚至你没听说过罗大佑,即
便听说过,也对他及他的音乐不感冒(实际是不能正确的理解与欣赏)。
原因分析:这两首作品被多年来官方错误的应用,使得其技巧掩盖了内涵。再有境界的
音乐作品,使用的次数多了,也会趋于庸俗。
第二层次:罗医生,台湾校园民谣的代表人物
认识主体:地球一般人
认识境界:你能哼唱出《童年》和《光阴的故事》,而且知道他是弃医从艺的,似乎也
听人说过他是“音乐教父”。为什么会被叫做“教父”?你却不想深究。
原因分析:你大概出生在1995年以后,小时候没听过什么“老歌”,现在也紧追潮流,
但是主题班会、毕业晚会、电视晚会……等等场合总还是会涉及到上述两首作品。
第三层次:音乐教父、有才华的创作人
认识主体:普通文艺青年+24岁以上一般地球人
认识境界:《闪亮的日子》、《小妹》、《野百合也有春天》、《爱的箴言》、《是否
》、《滚滚红尘》、《海上花》、《追梦人》、《似是故人来》……上述老歌对你而言
如雷贯耳,旋律优美动听,当你不断地知道它们都出自同一人的手笔之时,你也肯定和
小s一样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教父还真是教父!不过他个人的嗓子有点恐怖,简直是毁歌
。
原因分析:要么你成长于那个年代且怀旧,要么你特别关注柔情歌曲,总之你对以下歌
者并不陌生:刘文正、张宇、邓丽君、齐秦、苏芮、陈淑桦、潘越云、甄妮、凤飞飞、
梅艳芳……。既然关注他们,就要关注他们演唱作品的创作者。或者,你总该知道林夕
,那你不能不知道他是教父一手培养出来的。亦或者,你该知道鬼才黄霑,喜欢阅读三
毛,至少赶上了看《雪山飞狐》,欣赏天才和天才的碰撞、天才为天才写歌。
第四层次:歌者
认识主体:有音乐鉴赏力的文艺青年
认识境界:有些歌曲,只能由罗大佑本人演唱才有韵味,比如《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告别的年代》、《你的样子》、《恋曲80、90、2000》他的嗓音充满磁性,沧桑
却又有某种未知的吸引力。张艾嘉、李烈……那些过往分不清谁是谁非。
原因分析:你细腻、敏感,注重体会音乐作品传达的情感,甚至还有些老男人情结。也
许你对他的所做所为评价为“恶人”,甚至不敢看他在台上“抽筋”,但是这些旋律响
起的时刻,你彻底原谅他了,因为那歌声拨动了你的心弦。
第五层次:半个文人
认识主体:资深文艺爱好者
认识作品:《乡愁四韵》、《将进酒》《歌》、《风儿你在轻轻地吹》、《船歌》
认识境界:罗大佑是个有文化的音乐人,他的成功不取决于才华,而取决于教育背景和
文化积淀。
原因分析:你懂音乐甚至懂点乐理,饱读诗书,徐志摩、余光中的作品倒背如流,还有
点民族情结。不过你太以阳春白雪为荣了,也或者你已经是50岁以上的知天命的人了。
第六个层次:有思想的Rocker
认识主体:佑派分子
认识境界:你知道坊间的评论:就是什么一个罗大佑是柔情、敏感、脆弱的,另一个是
批判、哲理、摇滚的,你更欣赏《之乎者也》、《鹿港小镇》、《爱人同志》、《皇后
大道东》这样的作品,阿岳说的好:罗大佑就是个Rocker
原因分析:你80%是个23岁—43岁之间的爱好音乐的男性,甚至想过如下问题:伍佰和周
杰伦谁接了罗大佑的班?
(by the way,女性懂摇滚的很少,哪怕她们喜欢五月天,摇滚对于她们来说等于外国人
的大喊大叫加电声音乐,中国的摇滚人大概她们只听说过崔健,她们没有那个意识:原
来伍佰、beyond 、郑钧、张震岳、周杰伦都和摇滚有关,知道魔岩三杰和《钟鼓楼》那
种作品的就更少了。不是说女性欣赏不了摇滚,而是《真的爱你》《挪威的森林》那种
作品在她们眼里不算摇滚作品)
第七个层次:悲天悯人饱含赤子之心的社会观察者
认识主体:资深佑派
认识境界:罗大佑不是在批判、也不是愤怒的不可理喻的怪人,一直以来,他只是从音
乐人的视角呈现出他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你听得懂《现象72变》、《未来的主人翁》
、《来自你来自我来自他》、《亚细亚的孤儿》、《黄色面孔》《首都》《京城夜》《
绿色恐怖分子》《天使的眼泪》……
原因分析:我已经不敢分析您了,只是想和您探讨。黄舒骏在整体上从未超过罗大佑,
但是他的《恋爱症候群》至今仍能让90后乃至00后会心一笑,然而《现象72变》提及的
很多问题在当今似乎引不起共鸣了。
第八个层次:这是一个用音乐表达情怀的人
认识主体:骨灰佑派
认识境界:你知道,罗大佑的音乐表达是多元的,在很多领域都开了先河。对于前文提
及的所有作品你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你认为媒体老提张艾嘉、李烈简直是肤浅至极,
所以你不会用戴有色眼镜去欣赏《啊,停不住的爱人》。《原乡》、《美丽岛》、《宁
静温泉》那些相对小众的作品你也能领悟精髓;至于纵贯线时期的《握手》、《改变明
天》,你也能客观的分析评论……
原因分析:想向您请教,罗大佑给自的墓志铭是:这是一个用音乐表达情感的人。可是
我总认为,他用音乐表达的是更胜于情感的情怀,其实,他的音乐传达出来的又岂止于
情感、情怀,还有思想、情绪……,大概可以通称为心境,但是他的心境高度归根到底
取决于他的情怀。我有点乱,您说呢?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99.22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