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ifinella (mei), 信区: Nanjing
标 题: 桐阴不散颐和路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Dec 21 00:08:58 2013), 站内 [累计积分奖励: 88/0]

后来,这一带终于有了个名字,叫颐和路公馆区。

乡人印象中,这是一片阡陌纵横、高墙深院、桐阴不散的神秘地带,可对于童年的我来说,此乃孤之全部疆土。六年里,我每天在这几条马路上来回步行,看街边繁花开落,法桐青黄,人世浮光。

一、初见

少时我随父母回省城,不久迁入一所大宅——其中的一间。单位分配的过渡房。搬家前,母亲带着幼小的我独自去看房,我俩都不太识字,盲人瞎马按图索骥找路,慢慢地往里走,逐一辨认门牌号码。道路两旁例是粗壮的法国梧桐,遮天蔽日,投下稀疏的光影,每个数字背后都紧闭着一扇大宅门,整条街没有人。老是走不到,决意不肯大惊小怪的母亲也叹了口气,说,这条路好长。不记得是怎么回事了,我当时肩头还背着把小提琴,就说,在这里练琴倒很好。母亲说,那你就拉一个吧。我鼓了鼓勇气,终于没好意思。

我们在花坛边休息了一会,继续走,终于找到了新家的门牌,宁海路25-2号。只不过从1号走到了25号,就仿佛走了一个世纪。后来我俩检讨这个错觉,像是刘姥姥在大观园墙外踟蹰。宁海路的北段,和中段的繁华泾渭分明,它是陷落在公馆区的静谧之中的。

隔壁25号有名,汪伪和军统的看守所,后来也沿袭。我们这拐进去的一个院子,据传是戴笠的小公馆,也不是没有可能,至少离单位近。大杂院,每个房间都分配给不同的家庭暂居,我家住主楼客厅,前后有两扇门,一面大玻璃窗,木地板,几十年过去了,质量很过得去。一次地板破了个洞,以为底下必然蛇鼠横行,但是打着手电一照,是整体架空了半米,底层铺石灰,看上去很干净。也没有埋藏着金条或者秘密。大房间冬暖夏凉,父亲说阴气重,还请一个朋友用朱砂画了钟馗捉鬼。算来,这位画鬼的叔叔,也已过世多年。


二、掠影

那时候每个周末都有美术学院的学生背着画板在附近写生,最赏识的是颐和路,普陀路人也多,偶尔会光顾宁海路。以小学生的眼光看来,真不知道有什么好画,那建筑虽美,可全是围墙,至多露出些许飞檐和大屋顶,到夏天两边树木一盛,就只露出几片瓦。而且深宅从来不开大门,买菜的警卫员偶尔进出角门,敏捷地就关上了,我每每要替哥哥姐姐们抱屈,连个正面也画不到。

当然也有些宅子气派大、楼层高,离马路也近,墙外亦可赏,例如宁海路马歇尔公馆,即使盛夏枝繁叶茂,也看得见两重漂亮的歇山顶。院墙连着三扇花窗,尽管窗玻璃迷蒙,内宅完全看不到,但每次经过,都会精神一振。全街独此一家,外墙开窗。冬天,叶子落尽,江苏路上有幢三层楼的老房子会从法桐的掩护中暴露出来,土色外墙,青灰穹顶,三角形阁楼,总觉得像双城记里的泰尔森银行。老旧的外表,温暖的内心。

我少时对建筑没有好奇心,每天上学放学,热爱爬上花坛的边沿来走,花坛断断续续,于是跳上跳下,看坛里植物次第伸张,冬天有山茶,春天有金丝桃,秋天有桂。途中有条窄巷,花树尤为壮硕,一侧是夹竹桃,另一侧是紫薇和丁香。印象较为惊动的时候,一是金丝桃初绽,花瓣明艳,花心更如攒金丝,三步一丛,排至路的尽头,不露声色的富贵;一是丁香盛放,花发万头,色白如雪,开得天色也黯淡了。


三、世情

宁海路北段没有商铺,印象中只有三个正式的单位,街头一间培训社,到了周末总是站着一干伸长了脖子的家长,等着接孩子下课。街中横贯窄巷,东面是个煤气站,常有人拖着大罐子豁朗朗地去换气,整条街唯一的乐音,北宁海路之歌。西面挂牌律所,不打官司,只驻着一队士兵,每天早操晚操,歌声嘹亮,倒也坦荡。晚间巡逻,遇到漏夜出门的人,会查问。后来我也不怕兵,就问他们,每天都干些啥,一个小士兵懒懒地说,无所事事。或许是看见小学生脸上一派天真,于心不忍,就补充道,保卫祖国。

确实有镇守效果。刚搬家时丢了琴,母亲怪我看守不力,连无痛惜之色,骂了两天。到了第三天,看见邻居们窃窃私语,议论什么小偷,母亲带着我去查看,院门口的柱子上隔着个黑箱子,正是我的琴盒。也算是路不拾遗了,院门且常常不上锁。整条街的治安是好的。只有一次,看守所丢了犯人,便衣连夜挨家敲门查看,因为一墙之隔,怕是翻进了我们小院,大家穿着棉睡衣站在花园里热烈地议论着,有种刺激的紧张感。

夏天牯岭路街尾有小贩卖西瓜,摊着瓜打地铺,那时候倒也没有城管。小贩有个小电视机,夜里喝着啤酒看电视,被城里小报记者撰文说,卖西瓜是最佳职业,可以一边上班一边看世界杯。言非虚也。


四、曾经

六年级的春天,和班里的几个同学获准提前下课,去看次日应试外语学校的考场,大家嘻嘻哈哈地走着,从牯岭路到琅琊路,每个角落都有绯红的蔷薇盛开,像是以前没有注意,忽然间涌了出来。一生中最温柔的蔷薇开尽了。

我们一路言笑,嬉戏追逐,没有半份忧虑。母校是非常平庸的小学,历年来常在外校选拔上铩羽,因此同学多无竞争心,但是能获入场,究竟也是荣耀,人人脸上有种光辉,映得那个开满蔷薇的下午满是喜悦。

很多年以后,我才想到,那种喜悦,其实是一种希望。就像何兆武《上学记》里写到的,幸福有两个条件,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一定是什么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那个下午,我们正是带着这样一种朦胧的希望,带着对个人前途、群体未来美好的想象,迎来童年黄金时代的顶峰。

这幸福,大概也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公馆区创立者们建造新式宅院时的感同身受。当时的民国是个欣欣向荣的时代,国家是新的,未来也是新的,虽有日寇阴云,但人们都相信战争会赢、国家会好,名媛太太们响应新生活气氛,以亲手设计自己的居所为荣,竞相攀比。想想看这份姿态,只好说,真是民国风范。

曾经的这些,幸福和光阴,永恒地留在了颐和路的风里。



颐和路没拍过照,在网上找了找,图片浏览过去,仿佛看见了小时候的景象,也算是写字最大的收获。补了一张马歇尔公馆,一张金丝桃。


【注:附图为版务人员添加,来源于互联网,原作者保留对图片的权利】
--
※ 修改:·fifinella 于 Dec 25 21:28:53 2013 修改本文·[FROM: 183.16.118.*]
※ 来源:·水木社区http://www.newsmth.net·[FROM:183.1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