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incos (SinCos), 信区: RealEstate
标 题: 北京市教委:正在研究首都高校外迁总体规划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Jan 23 19:42:05 2015), 站内
原标题:北京市教委:正在研究首都高校外迁总体规划
京津冀高等教育将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教育资源如何配置、北京高校是否外迁,成了昨日北京市政协委员在小组讨论中关注的话题之一。
市教委表示,京津冀高等教育有望协同发展。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昨晚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首都高校外迁的总体规划正在研究,相应的规划会配合北京产业转移和人口疏解。
委员建议破除“大锅饭”
有部分北京市政协委员不太赞成让北京高校在河北办分校,或主体迁到河北的做法,认为要破除“大锅饭”、“削峰填谷”的思路,不能简单采取行政化、一刀切的手法。也有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可先从校办企业、产业研发基地等高校内部与教学联系不是特别紧密的部分入手,将他们外迁到河北、天津。
民盟北京市委长期关注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他们通过实地调研和专题访谈专家学者,发现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深度和广度与世界其他大都市圈相比,“尚处于初级阶段。”
他们建议,要建立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官方协调机制,加快制定科学长远的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外迁规划服务人口疏解
对此,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教委主任线联平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北京目前还未有确定的高校搬迁河北、天津项目,“因为还需要三地之间的协调,有条件才行,三地之间要进行密切合作和洽商。”
昨晚,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首都高校外迁的总体规划正在研究。
“肯定是一个集群。”李奕解释,规划会结合服务对象或疏解人口,“以消费为前提”,而不是把薄弱部分送出去。具体而言,就是为了服务被疏解的人口在当地落地,而相应配套教育资源,李奕说,目前迁至河北迁安的首钢等大产业,已有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
■ 调研
京津冀高教资源呈“X”形
民盟北京市委通过走访调查表明,京津冀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展开了多项合作,但相比起交通、经济、环保、能源等其他领域,进展较为缓慢,尚未有强大的合作与辐射效应。
实施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方面,民盟北京市委发现,除了京津冀三地政府主体外,还包括其他14个部委主管部门,共计17个办学主体,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主体多元化,“各地的教育政策都明显透出或浓或淡的地方保护色彩,阻碍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梯度流动和跨地区的合作。”
民盟北京市委还发现,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呈“X”形分布,即以京津为一线,唐山、廊坊、保定、石家庄为一线交叉分布。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协调首先表现为省(直辖市)间的分布不均衡,京津地区高校密集,京津冀北部和南部的边缘地带高校匮乏,其次表现为省(直辖市)内的分布不均衡,高校主要集中于省会城市、中心城区。
此外,民盟北京市委认为,京津冀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教育发展不平衡,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渠道也不畅通。
■ 建议
三地建协调委员会整合资源
为促进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民盟北京市委建议,首先,从竞争到合作,是需要三地切实地深入沟通、协调,共同打造区域合作共同体的规划。
其次,要建立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官方协调机制,例如京津冀三地政府组建“京津冀区域教育合作协调委员会”,承担起协调、规划、管理等职能,下设协调管理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积极整合区域优质资源。
眼看“十三五”规划的研究工作已提上各地重要工作日程,民盟北京市委建议,京津冀三地应紧紧抓住上升为国家层面优化开发区的巨大机遇,加快制定科学长远的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在建立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方面,民盟北京市委建议成立京津冀名校联盟、加强对跨区域学分制的探索和改革、将云计算应用于教育领域等方面。
新京报记者许路阳 黄颖
北京高校外迁需三地间协调
市政协委员、市教委主任线联平:
北京目前还未有确定的高校搬迁河北、天津项目,因为还需要三地之间的协调,有条件才行,三地之间要进行密切合作和洽商。
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首都高校外迁的总体规划正在研究。规划会结合服务对象或疏解人口。
京冀高教资源差别客观存在
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原副院长袁济喜:
教育公平要慎提,京津冀协同发展也不是用所谓教育公平能涵盖。京津冀三地,尤其是北京、河北之间的高教资源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如何破解这个问题,现在有几种思路,一种是我特别不赞成的,就是要把北京著名高校和医院搬到河北,至少办一个分校,或主体迁到河北。如果要发展,还是要破除大锅饭、削峰填谷的思路。
市政协委员、北京工商大学原党委书记孙尧东
市政协委员、北京教育学院院长李方:高校整体搬迁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涉及高校的历史积淀、基础设施、招生等方面,可能需要充分论证。但有一部分和高校教育教学功能联系相对不是很紧密的校办企业、产业研发基地,是不是可以迁出去?
市政协委员、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科学术带头人李俊清:首都核心功能中没有教育,因此需要疏解,但以什么方式疏解还说不好,老师不愿到河北可能跟待遇、孩子入学很多因素有关。但每个人不一样,我愿意到河北森林比较多的地方,实现自身价值。
可试点将环保教育作为基础课
市政协委员、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科学术带头人李俊清
环境保护问题不能仅仅靠专家,要人人有责,但不是人人去付出经济或劳力,应该政府来主导,加强教育,教育为本、科技先行。我说的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全民教育,让每一个老百姓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育重要性不亚于技术。
市政协委员崔铁宁
市政协委员崔铁宁:环保教育我也提了好几年,西方国家在环境教育方面有试点,把环保教育作为基础课程,北京市教委也可以探索,环保教育可以从试点探讨。 (新京报讯)
(来源:新京报)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24.205.233.*]
标 题: 北京市教委:正在研究首都高校外迁总体规划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Jan 23 19:42:05 2015), 站内
原标题:北京市教委:正在研究首都高校外迁总体规划
京津冀高等教育将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教育资源如何配置、北京高校是否外迁,成了昨日北京市政协委员在小组讨论中关注的话题之一。
市教委表示,京津冀高等教育有望协同发展。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昨晚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首都高校外迁的总体规划正在研究,相应的规划会配合北京产业转移和人口疏解。
委员建议破除“大锅饭”
有部分北京市政协委员不太赞成让北京高校在河北办分校,或主体迁到河北的做法,认为要破除“大锅饭”、“削峰填谷”的思路,不能简单采取行政化、一刀切的手法。也有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可先从校办企业、产业研发基地等高校内部与教学联系不是特别紧密的部分入手,将他们外迁到河北、天津。
民盟北京市委长期关注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他们通过实地调研和专题访谈专家学者,发现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深度和广度与世界其他大都市圈相比,“尚处于初级阶段。”
他们建议,要建立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官方协调机制,加快制定科学长远的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外迁规划服务人口疏解
对此,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教委主任线联平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北京目前还未有确定的高校搬迁河北、天津项目,“因为还需要三地之间的协调,有条件才行,三地之间要进行密切合作和洽商。”
昨晚,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首都高校外迁的总体规划正在研究。
“肯定是一个集群。”李奕解释,规划会结合服务对象或疏解人口,“以消费为前提”,而不是把薄弱部分送出去。具体而言,就是为了服务被疏解的人口在当地落地,而相应配套教育资源,李奕说,目前迁至河北迁安的首钢等大产业,已有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
■ 调研
京津冀高教资源呈“X”形
民盟北京市委通过走访调查表明,京津冀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展开了多项合作,但相比起交通、经济、环保、能源等其他领域,进展较为缓慢,尚未有强大的合作与辐射效应。
实施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方面,民盟北京市委发现,除了京津冀三地政府主体外,还包括其他14个部委主管部门,共计17个办学主体,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主体多元化,“各地的教育政策都明显透出或浓或淡的地方保护色彩,阻碍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梯度流动和跨地区的合作。”
民盟北京市委还发现,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呈“X”形分布,即以京津为一线,唐山、廊坊、保定、石家庄为一线交叉分布。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协调首先表现为省(直辖市)间的分布不均衡,京津地区高校密集,京津冀北部和南部的边缘地带高校匮乏,其次表现为省(直辖市)内的分布不均衡,高校主要集中于省会城市、中心城区。
此外,民盟北京市委认为,京津冀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教育发展不平衡,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渠道也不畅通。
■ 建议
三地建协调委员会整合资源
为促进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民盟北京市委建议,首先,从竞争到合作,是需要三地切实地深入沟通、协调,共同打造区域合作共同体的规划。
其次,要建立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官方协调机制,例如京津冀三地政府组建“京津冀区域教育合作协调委员会”,承担起协调、规划、管理等职能,下设协调管理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积极整合区域优质资源。
眼看“十三五”规划的研究工作已提上各地重要工作日程,民盟北京市委建议,京津冀三地应紧紧抓住上升为国家层面优化开发区的巨大机遇,加快制定科学长远的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在建立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方面,民盟北京市委建议成立京津冀名校联盟、加强对跨区域学分制的探索和改革、将云计算应用于教育领域等方面。
新京报记者许路阳 黄颖
北京高校外迁需三地间协调
市政协委员、市教委主任线联平:
北京目前还未有确定的高校搬迁河北、天津项目,因为还需要三地之间的协调,有条件才行,三地之间要进行密切合作和洽商。
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首都高校外迁的总体规划正在研究。规划会结合服务对象或疏解人口。
京冀高教资源差别客观存在
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原副院长袁济喜:
教育公平要慎提,京津冀协同发展也不是用所谓教育公平能涵盖。京津冀三地,尤其是北京、河北之间的高教资源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如何破解这个问题,现在有几种思路,一种是我特别不赞成的,就是要把北京著名高校和医院搬到河北,至少办一个分校,或主体迁到河北。如果要发展,还是要破除大锅饭、削峰填谷的思路。
市政协委员、北京工商大学原党委书记孙尧东
市政协委员、北京教育学院院长李方:高校整体搬迁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涉及高校的历史积淀、基础设施、招生等方面,可能需要充分论证。但有一部分和高校教育教学功能联系相对不是很紧密的校办企业、产业研发基地,是不是可以迁出去?
市政协委员、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科学术带头人李俊清:首都核心功能中没有教育,因此需要疏解,但以什么方式疏解还说不好,老师不愿到河北可能跟待遇、孩子入学很多因素有关。但每个人不一样,我愿意到河北森林比较多的地方,实现自身价值。
可试点将环保教育作为基础课
市政协委员、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科学术带头人李俊清
环境保护问题不能仅仅靠专家,要人人有责,但不是人人去付出经济或劳力,应该政府来主导,加强教育,教育为本、科技先行。我说的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全民教育,让每一个老百姓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育重要性不亚于技术。
市政协委员崔铁宁
市政协委员崔铁宁:环保教育我也提了好几年,西方国家在环境教育方面有试点,把环保教育作为基础课程,北京市教委也可以探索,环保教育可以从试点探讨。 (新京报讯)
(来源:新京报)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24.205.23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