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yth2 (神话传说 Myth版 欢迎您), 信区: MythLegend
标 题: zz央视版《西游记》杂谈·第6回《猴王初问世》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pr 28 20:36:28 2014), 站内

[size=3]节选自虎扑神作“非幻即真之理,未佛皆魔之道(央视版《西游记》杂谈·禅定污)”
http://bbs.hupu.com/5798659.html
版主提示,本系列转载的回目顺序是按作者的写作顺序,而非剧集顺序,这是杂谈的第6回,也是第一集。

1. 《猴王初问世》是整部剧集中成片长度最短(仅44分钟),但取景跨度最广的一集…剧组自82年10月正式成军开始,基本上是每拍一个故事每到一个景点就要取一下第一集的景,因为小说中猴王从出世到学艺,跨越两重大海,走遍两大部洲…要把西游世界之多样性精准的呈现出来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实际上在《西游记》小说诞生之前,关于行者学艺以及其启蒙恩师的描述就十分模糊,元杂剧以及各种话本都未曾详细提及;乃至在小说诞生之后,京剧《拜昆仑》中,还会出现悟空与镇元子在昆仑山自行修炼的说法…所以,《悟空学艺》一直是文艺作品比较忽略的段落…[upload=2][/upload][upload=1][/upload]

2. 对于研究西游的学者来说,悟空取经之前的种种经历以及一开始的世界观设定是全书十分重要的段落,取经篇章中所表现的人物性格以及各种暗语其实都是由前面交待的故事背景铺垫出来的,后世出现的文艺作品中,如果将前面的繁复之语全部隐去,那么后面故事的展开就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关于这一点,笔者还会在今后的杂谈中提及)

3. 本剧前四集的故事较之小说简化了不少,夸张地说,几乎就是依靠原著的故事架构构建出了一伙新的人物形象…他的故事脉络是根据小说来的,“出生——学艺——交友——震天——上天——回山——再上天——闹事——抵抗——被俘——大难不死——疯狂闹事——被收——尾声”这个过程是不变的,但是如果观众想要通过看电视剧体会出小说想要表达的东西,可能会比较困难;当然,文艺作品中,深度和意义永远不是必需的,有句话说得好,“故事讲清楚了,体会就交给观众了”即便这个体会是错的…

4. 古典小说中,以立世为第一要旨,多以女娲,盘古等开天人物为先驱,实是为了强调主人公非同一般的身份;西游之世界观,自天干地支一元十二会说起,从时间到空间,逐渐将焦点缩小到了石猴的出生地——傲来国花果山…其实如此繁复的世界构成,不看也罢,只需谨记作者写作此书之目的实为释厄就足够了…释厄者,何也??得解脱尔…无论你是金丹大道,还是仙佛同源,抑或三教合流,唯通则释,不必拘泥…[upload=3][/upload]

5. 关于傲来国花果山的原型,民间考证其位于泰山西麓,其实就是山腰边的傲来峰…[upload=4][/upload]

6. 小说中悟空诞生的过程是相当繁复的,经历了巨石(证道本论证为心之出生,因有九窍八孔)——石卵(此为心之进化形状)——石猴的三个阶段;本剧则简化为从巨石到石猴的两层变化…心猿之说在电视剧中也就无从谈起…

7. 石卵随风而化,变成石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际上是作者借悟空的降世来表述婴孩的降生;如果按照电视剧的表达方式看,婴孩的出生就伴随着母体的消亡,这就变成了一个十分残酷的过程...60年代万氏兄弟的《大闹天宫》中,猴子同样是由石头崩离出生,但那并不是一个特别具有冲击性的镜头,而给人一种自然孵化的感觉;这样的描述虽然有些偏离原著,但距离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却并不遥远…而杨导所设计的石猴出世镜头,倒是与78年NHK的版本颇为相似…[upload=5][/upload][upload=6][/upload]

8. 那石猴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这是主角降生以来的前三个动作…遗憾的是本剧皆未采用…实际上,作者给石猴安排这三个动作是有其深刻用意的,拜四方是说他自认天地为其父母,无性有礼;眼运金光暗合书中金公的人物设定;而射冲斗府则是为玉帝垂慈做铺垫…“石猴出生”在本剧中被描述成一个石破天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故事段落,这和小说的用意是存在明显差异的…[upload=7][/upload]

9. 玉帝的“不必管它”的回应更是令人无语,小说中,石猴之金光射冲斗府,搅扰天宫,玉帝在命千里眼顺风耳查看后,垂赐恩赐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对于灵猴出世,他的态度是慈悲的,即便金光直射天庭,玉帝也觉得无甚大碍…而本剧中玉帝的言语十分粗鄙,一副淫逸帝王的作派,可以看出这是杨导为了树立主角对立面而有意为之…[upload=8][/upload]

10. 石猴出世的镜头拍摄于河北北戴河,而椰林食果则转移到了海南文昌,最终群猴戏水则选取了黄果树瀑布;如果问杨导她心目中的花果山是什么样的,答案大约就是神州大地吧…[upload=9][/upload][upload=10][/upload]

11. 本集因拍摄地点的跨度较广,所以形形色色的人物大多数都是由班底演员和剧组成员扮演的…其中闫怀礼和項汉出演的角色最多,除了千里眼顺风耳外,他们还扮演了花果山的老猴;南赡部洲的镇民以及斜月三星洞的道士…[upload=11][/upload]

12. 其实“石猴出世”这场戏,笔者较为偏爱张版…灵猴由石卵风化,必然与胎生之精灵有所不同,通体玉白却正是其采天地精华的佐证;后食鲜果而生毛,遂与群猴无异,则婴孩之体已脱,猴王之身渐成…

13. 黄果树瀑布是杨导一直钟爱的取景地点,但是在82年采风的时候她并没有得到亲自探访的机会;而石猴入洞的外景则拍摄于85年夏天,杨导三年之后终于带队来到了梦寐以求的瀑布边…这一阶段悟空的妆容与早期的版本相比有天壤之别,孤拐脸没了,鼻子也挺立了,还纹上了比较重的眉线和眼线;王希钟设计的这张较小说形象美化很多的猴脸自那时起,伴随着剧组走完了剩下的十四集…[upload=12][/upload]

14. 小说中石猴曾言:“这是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何谓天造地设??花果即木;水帘乃是水;铁板桥为金;山石花木皆是土,而心猿生火居其中,岂不是五行兼备???

15. 小说为明朝人所写,那么“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则自然是楷书…这是作者明言的…后世很多影视作品将其改为小篆,则有画蛇添足之嫌,《西游》的故事本就是借古讽今,所以年代考证之类的劳什子,不要也罢…[upload=13][/upload]

16. 湖南冷水江市的波月洞再次现身,充作猴王的花果山洞府…此处虽然景致清幽,环境优雅,但位于地洞深处,氧气稀薄,对头戴乳胶面具的演员们来说挑战不小…

17. 水帘洞中的石台是天然生成的,采景时这座石台是波月洞打动杨导的第一要素,她觉得这个地方简直就是老天为猴王准备的…(另一处洞穴是老天为白骨精准备的)[upload=14][/upload]

18. 猴群的跳跃力果真惊人,本剧中对猴群跳入的呈现方式和小说是一致的…[upload=15][/upload]

19. 客串群猴的演员大多来自湖南省体工队,其中就有十几年后的跳水之王熊倪,时年9岁的他曾因一时顽皮摔破了头,闫怀礼老师和场记马丽珠将他送到了医院;当熊倪养完伤的时候,剧组早已结束了在湖南的拍摄,但他却产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想法——转行当演员;为了这个目的,他还给远在北京的马丽珠阿姨写过信,这个小花絮后来在剧组人尽皆知,回想起来,别有一番滋味…[upload=16][/upload]

20. 何谓“美猴王”,不单原著未曾做过任何解释,就是后世的西迷李卓吾,澹漪子等人也未给出答案…杨导所采用的“心性灵清,形容俊美”之说法来自于京戏《花果山》中的一个唱段…

21. 《欢乐花果山》是许镜清为本剧创作的第一首插曲…这就是杨导想要的风格…

22. 为前五集悟空配音的是安徽省京剧院的小生李世宏(准确的说是从猴王出世到唐僧揭帖前),关于李扬的短暂离组的原因,笔者已在《偷吃人参果》那一集杂谈中有过讲述…李世宏在接到“孙悟空”这个角色前,从未从事过配音相关的工作,对于拍摄电视剧,他和六小龄童一样,是真真正正的门外汉,所以杨导把他俩安排到一间宿舍居住,而且共养一只猴子,六小扮形,小李出声;不出半年,李世宏的配音就和六小浑然一体,猴性十足…他的声音清脆响亮,似钟磬一般,恰巧就是小说中所描写的效果…可惜最终因为安徽京剧院不愿意长久借调演员,李只能回家,干回了自己的老本行…[upload=17][/upload]

23. 石猴乃天地生成,其心计远非寻常精灵可比,小说中令其自感生死正是为了突出他道心发现的悟性…对于此处戏码,影视文艺作品多有改编,因为感生死不如历生死,直观的面对生离死别是一种更加唯物的展现,此处改编虽然用意不同于原著,但殊途同归…都是在为猴王出海寻师做铺垫...[upload=18][/upload]

24. “猴王出海”就是83年剧组在拍摄《祸起观音院》时顺手抢拍的,取景地点依然是福建海边的东山岛…[/size][upload=19][/upload][upload=20][/upload]

--
╭───────╮ ╭────────────╮
│ 聚散中有你 │ │ 一個神話就是浪花一朵 │
│ 聚散中有我 ╭┼──────────────┼╮ 一個傳說就是淚珠一顆 │
╰──────┼╯神话传说版 MythLegend 欢迎您╰┼───────────╯
╰────────────────╯
http://MythLegend.board.newsmth.net/


※ 修改:·chm 于 Apr 28 22:27:05 2014 修改本文·[FROM: 123.127.134.*]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60.2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