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etangys (hetangys),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从甲午到甲午:日本人的中国观之变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Jan 30 15:51:39 2015), 站内
“支那”一词真正得以在日语中消失,关键在于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战后普遍对美国顶礼膜拜的日本人震惊了。一再看到和听到“中国人”“中共军队”取得胜利的新闻报道,许多日本人在感叹之余,对中国产生了真正的敬佩之感。
反映甲午战争的浮世绘,被美化的日军和被丑化的清军作者:徐焰
作为又一个甲午年,2014年国内举行了前所未有的历史纪念活动,同时通过决定,将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作为悼念日军屠杀死难同胞的国家公祭日。
多少年来,中国人不断揭露和声讨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这自然有必要,但不能陷入简单的悲情意识。对当年侵华日军的暴行,应摆脱固定的“脸谱”式描绘,从民族文化的维度,探索当年东洋武士乃至民间的对外扩张思潮是怎样形成的。
在中国制造屠杀暴行的日本人,参加“皇军”前大都是老实的下层工人、农民,到了中国大地上却成了凶神恶煞,其思想根源除了“皇国至上”的教育,也在于日本社会上长期流行的蔑华、辱华风气。
仰视、平视和俯视
笔者小时候对日本人的印象,主要来自于抗日题材电影中那些“鬼子”的狰狞形象。后来接触到一些在华工作生活的日本人,看到他们总是弯腰行礼的样子,观感虽有改变,不过认为他们毕竟不是军人。在上世纪80年代中日政治关系比较好的时候,笔者又参加接待过一些日本来华的访问者,包括昔日曾当过“皇军”军官、士兵的旧军人。90年代初我到日本的时候,也曾会见过参加侵华的老兵和“帝国军官”。这些人彬彬有礼,看上去大都是本分忠厚的老头,很难想象他们参与过骇人听闻的暴行。
那些日本老军人见到我这样兼有学者和军官双重身份的中国人,一般都回避谈自己在中国打仗的事,反而愿意谈在军营中受的虐待和战时遭受的痛苦,意思是自己也是受害者。我一提到日军在中国的侵略罪行时,他们大都马上沉默,或简单地说那是上司的命令。这种态度,其实也反映出大多数经历过战争的老一代日本人的共同心态。
据一些专门采访老兵的日本学者统计,只有二成左右的老兵能反思战争罪行并表示对不起中国,一成左右的人还坚持“大东亚战争”有理,七成的人虽对侵华战争表示遗憾却又认为“当年打仗是没法子,打起仗来军纪也难保证,难免有施暴的事”。这种比例清楚地表明,战后日本社会并没有清算发动侵华战争的思想根源。至于年轻一代日本人,多数对侵华战争历史不了解也不感兴趣,大都笼统地认为“战争就是不好”而没有是非观。
正是利用了这种社会心理,日本右翼势力几十年来一直鼓吹“大东亚战争正义论”。为此,自然要否认南京大屠杀等众多在华暴行,面对无可辩驳的犯罪铁证也只称为下级官兵的“军纪”问题。这种右翼思潮的兴起,自然会使多数日本人不能正视过去的侵略罪责。
追溯起来,中国过去曾是日本人崇拜的文化母国,不过其对华态度却经历了仰视、平视和俯视三个阶段。
在中国的唐朝至宋朝,日本对华基本是仰视,通过学习中国文化走出了蒙昧落后时代。从元代到甲午战争前,日本对华转为平视。日军借所谓“神风”(即台风)击败了忽必烈的舰队,后来出现百年倭寇之患和丰臣秀吉侵朝,幸亏明朝军队在朝鲜打败日军,才使其收敛了野心和傲气。甲午战争中日本将清军打得一败涂地,自此以后半世纪里,日本人傲慢地自居于中国之上,形成了俯视。
宋明两朝相继被北方游牧民族灭亡后,日本的上层和文化界便认为“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他们认为,过去的文化母国已沦为蛮夷之地,东方的文化精萃已转移到他们这个所谓的“日出之国”。在幕府后期和明治维新后,“皇国是世界的中心”成为日本的基本教育理念。甲午战争期间,日本社会上流行的观点是“文明与野蛮之战”,认为对“落伍民族”就应该毫不留情地征服,旅顺大屠杀等暴行就是在此种观念下制造出来。此后几十年,随着两国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差异越拉越大,日本社会上蔑视中国的观念日益强烈,其军人在华挥舞屠刀也就如宰猪羊。
设在哈尔滨的日军731细菌部队,集中了日本一些文化水平很高的医学界精英人物,他们在中国人身上搞活体试验的凶残行径骇人听闻。据统计,参加这一部队的3000多人中,战后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人出来揭露并反思罪行。他们都说,当年进行那种血淋淋的试验时,只将受害者看成“马鲁太”(即木头),部队中“同情中国人的几乎一个也没有”。
“豚尾奴”到“支那人”
多年来,中国影视作品中的日本侵略者的台词中往往使用“中国人”一词,这其实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那时东洋社会上只轻蔑地使用“支那人”之称。这一词汇对于现在中日两国的多数人来说已经很陌生,然而在日本侵华的年代,这是一个带有国耻烙印的称呼,让中国人感到刺耳痛心。翻阅当年日本的出版物,随处可见“支那驻屯军”“支那派遣军”“日支关系”“北支治安战”之类用语,而根本不以“中国”相称。
二十多年前,笔者曾访问过日本最大的华人居住区——横滨中华街,了解到了“支那”这一称呼在当地的出现和消亡。
自古以来,日本就是一个几乎由单一民族构成的岛国,除和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很难在此立足,更不易形成区域性的社团。在海外以擅长开拓著称的华侨,从明代以后虽不断有人东渡经商或定居,却也仅仅在横滨城内只有几亩地大的唐人街上多少开创了一点局面。至19世纪末,横滨的华侨约有2万余人,主要经营中国土特产杂货贸易和“中华料理”。甲午战争之前,一般日本人对作为自己文化源头的中国还持有某种尊敬,横滨的华侨尽管也受到一些排挤却不至于公开受辱。自从“日清战争爆发”的售报铃声响起后,“猪尾巴”“豚尾奴”就成为日本社会上称呼中国人的绰号。唐人街上的华侨男子一走出街区,就有日本小孩在后面追逐,有时还肆意扯其辫子,口里喊着“清国奴!豚尾奴!”路边身着黑制服的警察看到,不仅不加制止,还往往放声大笑。
随着日本人在中国大地日益横行,东洋三岛上华侨的地位日低,留日学生也愈受蔑视。1912年清王朝被推翻,不能再称中国为“清国”,中国人也都剪去了辫子,没有“猪尾巴”了。日本人从此轻蔑地称其为“支那人”。那时,大批中国留学生东渡求学,横滨唐人街上的华侨同日本人也经常来往,他们都经常听到这样一些言语:“这个东西怎么做得这么糟糕,好像是支那式的。”“那儿怎么不打扫干净,脏得像支那人一样。”甚至日本小孩子吵架也常这样骂道:“你怎么这样笨,你父母肯定是支那人!”
当年留学日本的郭沫若在自传小说《行路难》中曾经痛心地感叹道:“日本人哟!你忘恩负义的日本人哟!我们中国究竟何负于你们,你们要这样把我们轻视?你们单在说这‘支那人’三字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尽了你们极端的恶意。你们说‘支’字的时候故意要把鼻头皱起来,你们说‘那’的时候要把鼻音拉作一个长顿。”曾留学日本的著名作家郁达夫在小说《沉沦》中也写道:“原来日本人轻视中国人,同我们轻视猪狗一样。日本人都叫中国人作‘支那人’,这‘支那人’三字,在日本,比我们骂‘贱贼’还难听。”
其实,侵华时期的日本上层人物中也有人意识到,公开辱华会刺激中国留学生的反日意识。荒木五郎在日本众议院演说时就提出:“我辈日本人平素对彼等之态度,实多值得遗憾。连宿舍之女佣及商店之伙计,亦持冷骂冷笑态度……是以彼等学成归国之后,殆成排日之急先锋,是亦不得已者也。”话虽这样说,扩大侵华的需要使日本当权者仍在社会上煽动辱华风气。30年代中国知识界有一种说法是“留美亲美,留日反日”,前者虽未必准确,后者却大致不差。
以卢沟桥事变为发端的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一些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不满足于“支那”这一贬词,还在社会上蔑称中国人为“强克猡”(“猪猡”之意)。在日本的华人外出时,经常可以听到这种辱骂。
鼓吹本民族地位至上,要夺取他国领土作为“生存空间”,并视被征服国人民如草芥任意杀戮,是20世纪兴起的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征。德国纳粹自诩日耳曼人是“优秀民族”,理应消灭“劣等民族”,这也是其党卫军、国防军乃至冲锋队犯下反人类的集体屠杀罪的思想基础。在东方,日本军国主义者“大和民族”的优越感和对东方其他民族的轻蔑,同样是驱动其侵略扩张和制造无数暴行的思想基础。
--
※ 来源:·水木社区http://www.newsmth.net·[FROM:202.96.46.*]
标 题: 从甲午到甲午:日本人的中国观之变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Jan 30 15:51:39 2015), 站内
“支那”一词真正得以在日语中消失,关键在于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战后普遍对美国顶礼膜拜的日本人震惊了。一再看到和听到“中国人”“中共军队”取得胜利的新闻报道,许多日本人在感叹之余,对中国产生了真正的敬佩之感。
反映甲午战争的浮世绘,被美化的日军和被丑化的清军作者:徐焰
作为又一个甲午年,2014年国内举行了前所未有的历史纪念活动,同时通过决定,将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作为悼念日军屠杀死难同胞的国家公祭日。
多少年来,中国人不断揭露和声讨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这自然有必要,但不能陷入简单的悲情意识。对当年侵华日军的暴行,应摆脱固定的“脸谱”式描绘,从民族文化的维度,探索当年东洋武士乃至民间的对外扩张思潮是怎样形成的。
在中国制造屠杀暴行的日本人,参加“皇军”前大都是老实的下层工人、农民,到了中国大地上却成了凶神恶煞,其思想根源除了“皇国至上”的教育,也在于日本社会上长期流行的蔑华、辱华风气。
仰视、平视和俯视
笔者小时候对日本人的印象,主要来自于抗日题材电影中那些“鬼子”的狰狞形象。后来接触到一些在华工作生活的日本人,看到他们总是弯腰行礼的样子,观感虽有改变,不过认为他们毕竟不是军人。在上世纪80年代中日政治关系比较好的时候,笔者又参加接待过一些日本来华的访问者,包括昔日曾当过“皇军”军官、士兵的旧军人。90年代初我到日本的时候,也曾会见过参加侵华的老兵和“帝国军官”。这些人彬彬有礼,看上去大都是本分忠厚的老头,很难想象他们参与过骇人听闻的暴行。
那些日本老军人见到我这样兼有学者和军官双重身份的中国人,一般都回避谈自己在中国打仗的事,反而愿意谈在军营中受的虐待和战时遭受的痛苦,意思是自己也是受害者。我一提到日军在中国的侵略罪行时,他们大都马上沉默,或简单地说那是上司的命令。这种态度,其实也反映出大多数经历过战争的老一代日本人的共同心态。
据一些专门采访老兵的日本学者统计,只有二成左右的老兵能反思战争罪行并表示对不起中国,一成左右的人还坚持“大东亚战争”有理,七成的人虽对侵华战争表示遗憾却又认为“当年打仗是没法子,打起仗来军纪也难保证,难免有施暴的事”。这种比例清楚地表明,战后日本社会并没有清算发动侵华战争的思想根源。至于年轻一代日本人,多数对侵华战争历史不了解也不感兴趣,大都笼统地认为“战争就是不好”而没有是非观。
正是利用了这种社会心理,日本右翼势力几十年来一直鼓吹“大东亚战争正义论”。为此,自然要否认南京大屠杀等众多在华暴行,面对无可辩驳的犯罪铁证也只称为下级官兵的“军纪”问题。这种右翼思潮的兴起,自然会使多数日本人不能正视过去的侵略罪责。
追溯起来,中国过去曾是日本人崇拜的文化母国,不过其对华态度却经历了仰视、平视和俯视三个阶段。
在中国的唐朝至宋朝,日本对华基本是仰视,通过学习中国文化走出了蒙昧落后时代。从元代到甲午战争前,日本对华转为平视。日军借所谓“神风”(即台风)击败了忽必烈的舰队,后来出现百年倭寇之患和丰臣秀吉侵朝,幸亏明朝军队在朝鲜打败日军,才使其收敛了野心和傲气。甲午战争中日本将清军打得一败涂地,自此以后半世纪里,日本人傲慢地自居于中国之上,形成了俯视。
宋明两朝相继被北方游牧民族灭亡后,日本的上层和文化界便认为“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他们认为,过去的文化母国已沦为蛮夷之地,东方的文化精萃已转移到他们这个所谓的“日出之国”。在幕府后期和明治维新后,“皇国是世界的中心”成为日本的基本教育理念。甲午战争期间,日本社会上流行的观点是“文明与野蛮之战”,认为对“落伍民族”就应该毫不留情地征服,旅顺大屠杀等暴行就是在此种观念下制造出来。此后几十年,随着两国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差异越拉越大,日本社会上蔑视中国的观念日益强烈,其军人在华挥舞屠刀也就如宰猪羊。
设在哈尔滨的日军731细菌部队,集中了日本一些文化水平很高的医学界精英人物,他们在中国人身上搞活体试验的凶残行径骇人听闻。据统计,参加这一部队的3000多人中,战后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人出来揭露并反思罪行。他们都说,当年进行那种血淋淋的试验时,只将受害者看成“马鲁太”(即木头),部队中“同情中国人的几乎一个也没有”。
“豚尾奴”到“支那人”
多年来,中国影视作品中的日本侵略者的台词中往往使用“中国人”一词,这其实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那时东洋社会上只轻蔑地使用“支那人”之称。这一词汇对于现在中日两国的多数人来说已经很陌生,然而在日本侵华的年代,这是一个带有国耻烙印的称呼,让中国人感到刺耳痛心。翻阅当年日本的出版物,随处可见“支那驻屯军”“支那派遣军”“日支关系”“北支治安战”之类用语,而根本不以“中国”相称。
二十多年前,笔者曾访问过日本最大的华人居住区——横滨中华街,了解到了“支那”这一称呼在当地的出现和消亡。
自古以来,日本就是一个几乎由单一民族构成的岛国,除和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很难在此立足,更不易形成区域性的社团。在海外以擅长开拓著称的华侨,从明代以后虽不断有人东渡经商或定居,却也仅仅在横滨城内只有几亩地大的唐人街上多少开创了一点局面。至19世纪末,横滨的华侨约有2万余人,主要经营中国土特产杂货贸易和“中华料理”。甲午战争之前,一般日本人对作为自己文化源头的中国还持有某种尊敬,横滨的华侨尽管也受到一些排挤却不至于公开受辱。自从“日清战争爆发”的售报铃声响起后,“猪尾巴”“豚尾奴”就成为日本社会上称呼中国人的绰号。唐人街上的华侨男子一走出街区,就有日本小孩在后面追逐,有时还肆意扯其辫子,口里喊着“清国奴!豚尾奴!”路边身着黑制服的警察看到,不仅不加制止,还往往放声大笑。
随着日本人在中国大地日益横行,东洋三岛上华侨的地位日低,留日学生也愈受蔑视。1912年清王朝被推翻,不能再称中国为“清国”,中国人也都剪去了辫子,没有“猪尾巴”了。日本人从此轻蔑地称其为“支那人”。那时,大批中国留学生东渡求学,横滨唐人街上的华侨同日本人也经常来往,他们都经常听到这样一些言语:“这个东西怎么做得这么糟糕,好像是支那式的。”“那儿怎么不打扫干净,脏得像支那人一样。”甚至日本小孩子吵架也常这样骂道:“你怎么这样笨,你父母肯定是支那人!”
当年留学日本的郭沫若在自传小说《行路难》中曾经痛心地感叹道:“日本人哟!你忘恩负义的日本人哟!我们中国究竟何负于你们,你们要这样把我们轻视?你们单在说这‘支那人’三字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尽了你们极端的恶意。你们说‘支’字的时候故意要把鼻头皱起来,你们说‘那’的时候要把鼻音拉作一个长顿。”曾留学日本的著名作家郁达夫在小说《沉沦》中也写道:“原来日本人轻视中国人,同我们轻视猪狗一样。日本人都叫中国人作‘支那人’,这‘支那人’三字,在日本,比我们骂‘贱贼’还难听。”
其实,侵华时期的日本上层人物中也有人意识到,公开辱华会刺激中国留学生的反日意识。荒木五郎在日本众议院演说时就提出:“我辈日本人平素对彼等之态度,实多值得遗憾。连宿舍之女佣及商店之伙计,亦持冷骂冷笑态度……是以彼等学成归国之后,殆成排日之急先锋,是亦不得已者也。”话虽这样说,扩大侵华的需要使日本当权者仍在社会上煽动辱华风气。30年代中国知识界有一种说法是“留美亲美,留日反日”,前者虽未必准确,后者却大致不差。
以卢沟桥事变为发端的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一些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不满足于“支那”这一贬词,还在社会上蔑称中国人为“强克猡”(“猪猡”之意)。在日本的华人外出时,经常可以听到这种辱骂。
鼓吹本民族地位至上,要夺取他国领土作为“生存空间”,并视被征服国人民如草芥任意杀戮,是20世纪兴起的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征。德国纳粹自诩日耳曼人是“优秀民族”,理应消灭“劣等民族”,这也是其党卫军、国防军乃至冲锋队犯下反人类的集体屠杀罪的思想基础。在东方,日本军国主义者“大和民族”的优越感和对东方其他民族的轻蔑,同样是驱动其侵略扩张和制造无数暴行的思想基础。
--
※ 来源:·水木社区http://www.newsmth.net·[FROM:202.9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