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aile (盖布), 信区: Athletics
标 题: 【获奖征文】体育,是练出来的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Nov 25 00:04:53 2013), 站内
注:本文写于2012年11月,在“纪念马约翰诞辰130周年征文”活动中,《体育,是练出来的》被评为二等奖作品。获奖信息公布于今年11月。
体育,是练出来的
马约翰对清华乃至中国体育有两个重大贡献,其一,强制学生锻炼,其二,培养体育精神。马约翰先生1914年开始清华任教,他的体育理论与体育观念,在98年后的今天来看,不仅一点也不落后,而且焕发的新的活力。
强制学生锻炼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华中科技大学运动会取消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实际上,近几年,已经有不少高校取消了运动会中的长跑项目比赛;而体育课的长跑测试,不仅降低了标准,而且老师会给跑的慢的同学“放水”。这样做的原因很明显——大学生的体质在连年下降,为了防止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意外,为了避免众多学生因为长跑过慢而体育挂科,众多学校的体育部采取了这种“安全”的做法。
荒唐呀荒唐。去年5月,成都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会主席,因连续熬夜工作而猝死。请问,各学校因此解散学生会了吗?因为学生体质差而取消长跑,不仅仅是因噎废食,更是体育教育工作者推卸责任的表现。正是因为学生体质差,才应该更多的练习长跑。假如因为学生跑不动,学校就进行让步而取消长跑,那么学生体质就会更差,出现恶性循环。既然长跑可以让步,那么是不是引体向上、实心球、立定跳远也可以让步呢?长此以往,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体质将会越来越差。没有强健的体魄,我们将来如何以饱满的精神去建设祖国?
马约翰与清华体育最有名的故事,当属他在清华实行“强迫运动”:即每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四时到五时,图书馆、宿舍、教室一律关门,全校每一个学生必须穿短衣到操场锻炼。但锻炼时间内仍有人躲在幽静的地方读书,而到操场的人也不一定都是认真地、科学地锻炼。马约翰一到锻炼时间,就拿着小本子到处寻找,不是为了记名字、给处分,而是说服那些躲起来的学生锻炼身体,将来能更好地为祖国服务。正是这种“普及体育”的做法,才保证了学生的身体素质。马约翰的普及体育工作做的十分彻底。清华曾有一批结核病患者,长期的病房生活使他们精神很苦恼,有的人意志消沉。马约翰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找校医院大夫联系,对病人施行“体育疗法”。经过一段体疗,加上药物配合、加强营养,绝大多数病人都有好转,有的痊愈后恢复了工作或学习。特别是在精神上,使病员们都建立了康复的信心。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体质,是练出来的。
体质,是练出来的。别看大学里面都是高材生,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恐怕极少。“体育”与“体检”,只有一字之差。体检,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我们的身高增加了,我们的体重增加了;体育,立定跳远的成绩增加了,跑步也变快了。从此,大家就都有了一个极其错误的观念:体育成绩,是随身体发育的,而不是练出来的。等到了大学,发现自己引体向上拉不动,跳远跳不远,3000米跑不下来,就会自暴自弃:反正体育老师肯定能给我60,反正体育只占1学分不怎么影响学分绩,反正……反正自己已经老了,跑不动了,他们3000米能满分的人是天生的,我天生体育不好,不好就不好,各有所长嘛!正是这个错误的观念,才导致了当代中国大学生体质的不断下降。
体质,是练出来的。马约翰的体育教育理念中,渗透着这个基本的道理,而这又是个在今天亟待普及的基本常识。我们不仅要在清华宣传马约翰,更要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宣传马约翰的体育理念,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体育重新焕发活力,让中国下一代的体质逐渐好转。
培养体育精神
“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不只限于运动场上,而且能够影响整个社会。”“体育是培养人格的最好的工具。”除了普及群众体育,马约翰先生更大的贡献在于培养体育精神。他的论文《体育的迁移价值》成为了永恒的经典。体育,不仅仅是体质,更在于“育”。“体育精神”的概念非常的宽泛,包括体育比赛中的拼搏精神、包括体育道德,包括强大的内心。体质,是练出来的。体育精神,更是培养出来的。
在万米比赛的最后100米,当你的对手突然发力把你落下两米,你是否还有信心加速冲刺超过对手?当裁判出现误判甚至故意偏向时,你是否还能忍住怒火坚持完成比赛?在晃动的枪口准星与靶心重合的一瞬间,你是否敢于果断扣动扳机?任何一个普通人,第一次遇到这些情况都很难做到,但是,久经赛场的运动员做得到,因为他们敢于拼搏、他们拥有高尚的体育道德、他们有着强大的内心!如果说,体质还有一定天生的成分,那么体育精神,则完全是靠后天的培养。马约翰先生的这个观念,无比的正确。
体育精神,不仅仅体现在运动场上;体育更有着它的迁移价值,能够影响我们的一生。老实说,马约翰先生的《体育的迁移价值》,我没有拜读过,因为没有找到原文。但是,仅就这个题目,就能引发我们的无限遐想。人在社会上,不也是需要拼搏精神、需要忍耐力、需要魄力与强大的内心吗?
清华体育,传承了100年;人类的体育竞技,进行了上千年。如此长盛不衰,可见体育生命力之旺盛。显然,练体育的最终目的并非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毕竟专业运动员极少,况且运动生涯也是极其短暂的。体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不仅在体质上育人,更是在精神上育人。
昨天的体育代表队“响箭”学生节,开场DV中出现的第一个数字就是“130”,马约翰先生诞辰130周年,第二个数字是“100”,清华体育部成立100周年。清华的体育精神影响着每一位清华学子,而马约翰先生,不仅影响了并影响着清华体育,并且还将影响中国的高校体育教育。借此机会,我想借用昨天“响箭”晚会第一个节目《代表队之歌》的歌词,结束我这篇不成熟的文章:
一次次奔向终点 我从未放弃
我的衣衫渗出那泛黄的盐粒
天边旭日烟雨 我无暇窥觑
我们仍需努力 为了心中那面旗
他在书桌前时 我已举起杠铃
她在梳妆镜前 我却已汗水晶莹
只有清华健将你才会懂
不拼就永不会赢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清华体育人
拼搏无畏坚强勇敢 都在心里生了根
跌倒了再战 疼痛了也要忍
要请父母看一看 我们拼搏的精神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 是不甘后人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 留下的是精神
时光荏苒 岁月无痕
要向母校证明 我们无悔的青春
作者简介:高鸿信,2009年8月清华化学系本科入学。2009年10月加入清华马拉松协会,开始深入了解清华体育。2010年6月,长跑成绩终于达到中长跑二队入队标准,光荣成为清华大学体育代表队的一员。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担任中长跑二队队长,任内带领中长跑二队获得清华体育代表队优秀队称号。高鸿信共代表清华出战过六场首都高校的体育比赛,获得醒狮杯首都高校长跑挑战赛男团冠军两次(2011,2012),首都高校毽绳比赛男子三摇连续跳冠军(2012)、亚军(2011)、季军(2010)。三次参加清华马杯毽绳比赛,连续三年打破男子1分钟双摇校纪录(2010、2011、2012)。
--
He fell, badly cutting his knee and dislocating the joint, 5 km in a marathon.
He stumbled along the routes, blooding, yet never quit.
It is 1968 Olympic, Mexico City.
We don\'t remember the face of the champion, but we know him ——
John Stephen Akhwari
\"My country did not send me to 5,000 miles to Mexico City to start the race. They sent me 5,000 miles to finish the race.\"
※ 修改:·Haile 于 Nov 25 00:05:22 2013 修改本文·[FROM: 140.180.244.*]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40.180.244.*]
标 题: 【获奖征文】体育,是练出来的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Nov 25 00:04:53 2013), 站内
注:本文写于2012年11月,在“纪念马约翰诞辰130周年征文”活动中,《体育,是练出来的》被评为二等奖作品。获奖信息公布于今年11月。
体育,是练出来的
马约翰对清华乃至中国体育有两个重大贡献,其一,强制学生锻炼,其二,培养体育精神。马约翰先生1914年开始清华任教,他的体育理论与体育观念,在98年后的今天来看,不仅一点也不落后,而且焕发的新的活力。
强制学生锻炼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华中科技大学运动会取消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实际上,近几年,已经有不少高校取消了运动会中的长跑项目比赛;而体育课的长跑测试,不仅降低了标准,而且老师会给跑的慢的同学“放水”。这样做的原因很明显——大学生的体质在连年下降,为了防止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意外,为了避免众多学生因为长跑过慢而体育挂科,众多学校的体育部采取了这种“安全”的做法。
荒唐呀荒唐。去年5月,成都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会主席,因连续熬夜工作而猝死。请问,各学校因此解散学生会了吗?因为学生体质差而取消长跑,不仅仅是因噎废食,更是体育教育工作者推卸责任的表现。正是因为学生体质差,才应该更多的练习长跑。假如因为学生跑不动,学校就进行让步而取消长跑,那么学生体质就会更差,出现恶性循环。既然长跑可以让步,那么是不是引体向上、实心球、立定跳远也可以让步呢?长此以往,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体质将会越来越差。没有强健的体魄,我们将来如何以饱满的精神去建设祖国?
马约翰与清华体育最有名的故事,当属他在清华实行“强迫运动”:即每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四时到五时,图书馆、宿舍、教室一律关门,全校每一个学生必须穿短衣到操场锻炼。但锻炼时间内仍有人躲在幽静的地方读书,而到操场的人也不一定都是认真地、科学地锻炼。马约翰一到锻炼时间,就拿着小本子到处寻找,不是为了记名字、给处分,而是说服那些躲起来的学生锻炼身体,将来能更好地为祖国服务。正是这种“普及体育”的做法,才保证了学生的身体素质。马约翰的普及体育工作做的十分彻底。清华曾有一批结核病患者,长期的病房生活使他们精神很苦恼,有的人意志消沉。马约翰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找校医院大夫联系,对病人施行“体育疗法”。经过一段体疗,加上药物配合、加强营养,绝大多数病人都有好转,有的痊愈后恢复了工作或学习。特别是在精神上,使病员们都建立了康复的信心。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体质,是练出来的。
体质,是练出来的。别看大学里面都是高材生,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恐怕极少。“体育”与“体检”,只有一字之差。体检,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我们的身高增加了,我们的体重增加了;体育,立定跳远的成绩增加了,跑步也变快了。从此,大家就都有了一个极其错误的观念:体育成绩,是随身体发育的,而不是练出来的。等到了大学,发现自己引体向上拉不动,跳远跳不远,3000米跑不下来,就会自暴自弃:反正体育老师肯定能给我60,反正体育只占1学分不怎么影响学分绩,反正……反正自己已经老了,跑不动了,他们3000米能满分的人是天生的,我天生体育不好,不好就不好,各有所长嘛!正是这个错误的观念,才导致了当代中国大学生体质的不断下降。
体质,是练出来的。马约翰的体育教育理念中,渗透着这个基本的道理,而这又是个在今天亟待普及的基本常识。我们不仅要在清华宣传马约翰,更要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宣传马约翰的体育理念,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体育重新焕发活力,让中国下一代的体质逐渐好转。
培养体育精神
“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不只限于运动场上,而且能够影响整个社会。”“体育是培养人格的最好的工具。”除了普及群众体育,马约翰先生更大的贡献在于培养体育精神。他的论文《体育的迁移价值》成为了永恒的经典。体育,不仅仅是体质,更在于“育”。“体育精神”的概念非常的宽泛,包括体育比赛中的拼搏精神、包括体育道德,包括强大的内心。体质,是练出来的。体育精神,更是培养出来的。
在万米比赛的最后100米,当你的对手突然发力把你落下两米,你是否还有信心加速冲刺超过对手?当裁判出现误判甚至故意偏向时,你是否还能忍住怒火坚持完成比赛?在晃动的枪口准星与靶心重合的一瞬间,你是否敢于果断扣动扳机?任何一个普通人,第一次遇到这些情况都很难做到,但是,久经赛场的运动员做得到,因为他们敢于拼搏、他们拥有高尚的体育道德、他们有着强大的内心!如果说,体质还有一定天生的成分,那么体育精神,则完全是靠后天的培养。马约翰先生的这个观念,无比的正确。
体育精神,不仅仅体现在运动场上;体育更有着它的迁移价值,能够影响我们的一生。老实说,马约翰先生的《体育的迁移价值》,我没有拜读过,因为没有找到原文。但是,仅就这个题目,就能引发我们的无限遐想。人在社会上,不也是需要拼搏精神、需要忍耐力、需要魄力与强大的内心吗?
清华体育,传承了100年;人类的体育竞技,进行了上千年。如此长盛不衰,可见体育生命力之旺盛。显然,练体育的最终目的并非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毕竟专业运动员极少,况且运动生涯也是极其短暂的。体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不仅在体质上育人,更是在精神上育人。
昨天的体育代表队“响箭”学生节,开场DV中出现的第一个数字就是“130”,马约翰先生诞辰130周年,第二个数字是“100”,清华体育部成立100周年。清华的体育精神影响着每一位清华学子,而马约翰先生,不仅影响了并影响着清华体育,并且还将影响中国的高校体育教育。借此机会,我想借用昨天“响箭”晚会第一个节目《代表队之歌》的歌词,结束我这篇不成熟的文章:
一次次奔向终点 我从未放弃
我的衣衫渗出那泛黄的盐粒
天边旭日烟雨 我无暇窥觑
我们仍需努力 为了心中那面旗
他在书桌前时 我已举起杠铃
她在梳妆镜前 我却已汗水晶莹
只有清华健将你才会懂
不拼就永不会赢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清华体育人
拼搏无畏坚强勇敢 都在心里生了根
跌倒了再战 疼痛了也要忍
要请父母看一看 我们拼搏的精神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 是不甘后人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 留下的是精神
时光荏苒 岁月无痕
要向母校证明 我们无悔的青春
作者简介:高鸿信,2009年8月清华化学系本科入学。2009年10月加入清华马拉松协会,开始深入了解清华体育。2010年6月,长跑成绩终于达到中长跑二队入队标准,光荣成为清华大学体育代表队的一员。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担任中长跑二队队长,任内带领中长跑二队获得清华体育代表队优秀队称号。高鸿信共代表清华出战过六场首都高校的体育比赛,获得醒狮杯首都高校长跑挑战赛男团冠军两次(2011,2012),首都高校毽绳比赛男子三摇连续跳冠军(2012)、亚军(2011)、季军(2010)。三次参加清华马杯毽绳比赛,连续三年打破男子1分钟双摇校纪录(2010、2011、2012)。
--
He fell, badly cutting his knee and dislocating the joint, 5 km in a marathon.
He stumbled along the routes, blooding, yet never quit.
It is 1968 Olympic, Mexico City.
We don\'t remember the face of the champion, but we know him ——
John Stephen Akhwari
\"My country did not send me to 5,000 miles to Mexico City to start the race. They sent me 5,000 miles to finish the race.\"
※ 修改:·Haile 于 Nov 25 00:05:22 2013 修改本文·[FROM: 140.180.244.*]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40.180.24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