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ontinuing (continuing), 信区: Reader
标 题: 我看韩寒,无关乎争论,只涉及回忆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Feb 24 13:30:30 2012), 站内
我比韩寒大几岁,那时当韩寒突然间横空出世,在上海滩乃至全中国打亮他的招牌,以至于全中国的老师学生都在讨论他和他的不羁时,我则刚刚离开他所出生的那个环境,以及他所正在经历的高中生活。
和韩寒,有着很相似的生活经历:在上海乡下的小镇默默的成长,小镇上的小学时代,小镇上的初中毕业,然后突然间机缘巧合,居然进入一所市重点高中念书。
我不太清楚韩寒究竟是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度过他的少年时代,他的小学,初中,高中。同韩寒一样,在全民热爱文学的90年代初,我也曾是一个热爱文学的问题少年。在整个初一和初二,我的全部生活除了四处打架,惹事以及离家出走,剩下的时间,我基本都是在阅读各式各样的文学书籍,我阅读速度很快,我基本每两天就要去小镇上的图书馆一次,然后开始写东西,因为写东西是我唯一值得自我肯定和被人肯定的东西。我写各种东西,小说,散文,古体诗,还有现代诗,我记得我的一次离家出走,我的包里带了三样东西:从家里偷得100块钱,一根棍子,一叠稿纸。
自然,我那时候的学习成绩也是惨不忍睹的,在初中的前两年,我的学习成绩始终徘徊在年级倒数前10名以内,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次英文考试还考了一个4分,不是5分制,是100分制,感叹运气实在不好,闭着眼睛做选择题居然还错那么多。
不过总算还是在作文上有一些亮点,基本上每次作文都是被拿来讲评的,语文总分虽然烂到家,但是作文单项却常常拿高分。甚至集合了一群同样热爱文学的同学成立了一个文学社,自任社长,还曾经为要起一个怎么样的笔名而愁苦的辗转反侧。
初中时代快结束的时候,我拿到了某个作文竞赛的一等奖,这个奖成为了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因为我后来读的那个高中有个规定:凡是拿到作文竞赛一等奖的学生可以免试直升。于是在众人瞠目结舌之中,我这个标准差生,居然升入了一所市重点高中,而不是别人想的应该去田间握锄头。
我读的那个高中,和韩寒读的那个高中在上海是一个档次的学校:郊区学生心目中的大学保证金,所谓一只脚已经踏进大学的那种,那个年代,大学生还是一个值得称羡的称号。每一个进入这所高中的学生基本上都在原先初中班里的佼佼者,当然,我除外。我记得我刚进这所高中的时候,会有一次例常的入学考试,然后,我写的作文让学校里很多语文老师知道了我,同时,我的其他成绩也然学校里大多数老师知道了我。
不过,我终究没有像韩寒那样走上彻底的文字,赛车或者其他什么路,因为进入高中之后,我的写字之路突然开始越走越窄,我突然领悟到我自己其实是没有什么才气的,而搞文学,在我看来必须要有过人的才气才行,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变得沮丧起来,最后我的选择是选择了我认为不需要才气的理工科,而且很快我就发现,其实我倒是在理工科方面有几分小聪明,可以学的不错。
然后,然后我就和大多数人一样,按部就班上了大学,学习某个工科专业,因为据说这个专业比较好找工作,而这个专业理所当然也不会有什么语文科目,于是,除了在课堂无聊之际写写几个小段子以外,我彻底结束了我的文学之路。
第一次读到韩寒的三重门,是在大学放寒假回家,在我表弟的书架上翻到的,那时候韩寒的大名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这令我对这个少年的作品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但是当那个下午我窝在表弟家一口气读完了这本被传的神乎其神的小说之后,我突然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原来他想的写的东西跟我一样啊”
我并没有从里面读出少年惊世骇俗的才气,字句之间,青涩依然就是我曾经迷恋,而今又被我弃掉的那些调调,这让我失望并沮丧,不仅仅是对韩寒作品的失望,可能同时也是对我自己,我突然间自己对自己曾经迷恋这样的青涩文字感到哑然失笑:这就是我曾经喜欢过的东西么?太幼稚了~
也许,大概就是在这样的感受里面,我的少年时代,悄悄的滑过去了
弹指十年
十年之间,韩寒这个名字时而在报章杂志上出现,但我始终无法再对韩寒的作品产生什么兴趣,对于他,对于他的文字,就像是我少年时代的一个远去的背影,我已经不愿再频频回顾了。
再一次读到了韩寒的作品,已经是十年以后了,那篇文章,叫做:《青春》
此时的我,青春也渐渐走到了尾巴之上,大学,研究生,工作,恋爱,结婚,买房,人生种种事,一件件,一桩桩的过去,不知不觉之间,青春的路就已经差不多要走尽了。
我读到了这样的文字:“我有一个朋友,毕业之前虽然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但积极健康。毕业以后去找工作,好不容易才找到,给别人加工东西,一个月赚一千五百块。时常加班,有时候有加班工资,有时候没有,合起来一个月能赚两千。他家在二十公里外,买了辆电瓶车,每天早出晚归,刚刚结婚,买不起房子。
这样的年轻人,这样的生活,在我成长起来的那个小镇上是司空见惯的,包括我自己。那些年轻人,也是我身边生活着的,他们将要到来的青春,还有我自己快要逝去的青春,就跟文字里描述的一样,都在这样无奈的生活里,消磨着,挥霍着。我读到字里行间的那种压抑和无奈,生活的网,紧紧的交织缠着,一直想要去摆脱,却很难,想想很可能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想着想着,青春也就走到了尽头。
读着,读着,我的眼泪突然流了下来:
“原来他想的写的东西跟我一样啊”
※ 修改:·continuing 于 Feb 24 22:38:42 2012 修改本文·[FROM: 123.123.2.*]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116.246.26.*]
标 题: 我看韩寒,无关乎争论,只涉及回忆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Feb 24 13:30:30 2012), 站内
我比韩寒大几岁,那时当韩寒突然间横空出世,在上海滩乃至全中国打亮他的招牌,以至于全中国的老师学生都在讨论他和他的不羁时,我则刚刚离开他所出生的那个环境,以及他所正在经历的高中生活。
和韩寒,有着很相似的生活经历:在上海乡下的小镇默默的成长,小镇上的小学时代,小镇上的初中毕业,然后突然间机缘巧合,居然进入一所市重点高中念书。
我不太清楚韩寒究竟是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度过他的少年时代,他的小学,初中,高中。同韩寒一样,在全民热爱文学的90年代初,我也曾是一个热爱文学的问题少年。在整个初一和初二,我的全部生活除了四处打架,惹事以及离家出走,剩下的时间,我基本都是在阅读各式各样的文学书籍,我阅读速度很快,我基本每两天就要去小镇上的图书馆一次,然后开始写东西,因为写东西是我唯一值得自我肯定和被人肯定的东西。我写各种东西,小说,散文,古体诗,还有现代诗,我记得我的一次离家出走,我的包里带了三样东西:从家里偷得100块钱,一根棍子,一叠稿纸。
自然,我那时候的学习成绩也是惨不忍睹的,在初中的前两年,我的学习成绩始终徘徊在年级倒数前10名以内,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次英文考试还考了一个4分,不是5分制,是100分制,感叹运气实在不好,闭着眼睛做选择题居然还错那么多。
不过总算还是在作文上有一些亮点,基本上每次作文都是被拿来讲评的,语文总分虽然烂到家,但是作文单项却常常拿高分。甚至集合了一群同样热爱文学的同学成立了一个文学社,自任社长,还曾经为要起一个怎么样的笔名而愁苦的辗转反侧。
初中时代快结束的时候,我拿到了某个作文竞赛的一等奖,这个奖成为了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因为我后来读的那个高中有个规定:凡是拿到作文竞赛一等奖的学生可以免试直升。于是在众人瞠目结舌之中,我这个标准差生,居然升入了一所市重点高中,而不是别人想的应该去田间握锄头。
我读的那个高中,和韩寒读的那个高中在上海是一个档次的学校:郊区学生心目中的大学保证金,所谓一只脚已经踏进大学的那种,那个年代,大学生还是一个值得称羡的称号。每一个进入这所高中的学生基本上都在原先初中班里的佼佼者,当然,我除外。我记得我刚进这所高中的时候,会有一次例常的入学考试,然后,我写的作文让学校里很多语文老师知道了我,同时,我的其他成绩也然学校里大多数老师知道了我。
不过,我终究没有像韩寒那样走上彻底的文字,赛车或者其他什么路,因为进入高中之后,我的写字之路突然开始越走越窄,我突然领悟到我自己其实是没有什么才气的,而搞文学,在我看来必须要有过人的才气才行,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变得沮丧起来,最后我的选择是选择了我认为不需要才气的理工科,而且很快我就发现,其实我倒是在理工科方面有几分小聪明,可以学的不错。
然后,然后我就和大多数人一样,按部就班上了大学,学习某个工科专业,因为据说这个专业比较好找工作,而这个专业理所当然也不会有什么语文科目,于是,除了在课堂无聊之际写写几个小段子以外,我彻底结束了我的文学之路。
第一次读到韩寒的三重门,是在大学放寒假回家,在我表弟的书架上翻到的,那时候韩寒的大名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这令我对这个少年的作品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但是当那个下午我窝在表弟家一口气读完了这本被传的神乎其神的小说之后,我突然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原来他想的写的东西跟我一样啊”
我并没有从里面读出少年惊世骇俗的才气,字句之间,青涩依然就是我曾经迷恋,而今又被我弃掉的那些调调,这让我失望并沮丧,不仅仅是对韩寒作品的失望,可能同时也是对我自己,我突然间自己对自己曾经迷恋这样的青涩文字感到哑然失笑:这就是我曾经喜欢过的东西么?太幼稚了~
也许,大概就是在这样的感受里面,我的少年时代,悄悄的滑过去了
弹指十年
十年之间,韩寒这个名字时而在报章杂志上出现,但我始终无法再对韩寒的作品产生什么兴趣,对于他,对于他的文字,就像是我少年时代的一个远去的背影,我已经不愿再频频回顾了。
再一次读到了韩寒的作品,已经是十年以后了,那篇文章,叫做:《青春》
此时的我,青春也渐渐走到了尾巴之上,大学,研究生,工作,恋爱,结婚,买房,人生种种事,一件件,一桩桩的过去,不知不觉之间,青春的路就已经差不多要走尽了。
我读到了这样的文字:“我有一个朋友,毕业之前虽然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但积极健康。毕业以后去找工作,好不容易才找到,给别人加工东西,一个月赚一千五百块。时常加班,有时候有加班工资,有时候没有,合起来一个月能赚两千。他家在二十公里外,买了辆电瓶车,每天早出晚归,刚刚结婚,买不起房子。
这样的年轻人,这样的生活,在我成长起来的那个小镇上是司空见惯的,包括我自己。那些年轻人,也是我身边生活着的,他们将要到来的青春,还有我自己快要逝去的青春,就跟文字里描述的一样,都在这样无奈的生活里,消磨着,挥霍着。我读到字里行间的那种压抑和无奈,生活的网,紧紧的交织缠着,一直想要去摆脱,却很难,想想很可能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想着想着,青春也就走到了尽头。
读着,读着,我的眼泪突然流了下来:
“原来他想的写的东西跟我一样啊”
※ 修改:·continuing 于 Feb 24 22:38:42 2012 修改本文·[FROM: 123.123.2.*]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116.246.26.*]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